冲风回白日,飞砾洒青天。
富贵城西畔,珍珠河北边。
阳冰原不冶,阴火更潜然。
直澈龙荒外,萧条是野烟。

【注释】戊申:农历四月十一日。己酉:农历五月十二日,古人用干支纪年。北中:指洛阳。回白日:冲天而起的旋风。飞砾:飞扬的石块。洒青天:把天空都染成青色。城西、珠河北边:泛指洛阳附近的地区。阳冰原不冶:《左传》上说:“有火曰炀灶。”《汉书》记载:“炀帝凿渠为大堑,引河入宫,以造无想天苑。”这里用“炀灶”比喻大火。阴火:暗火。直澈(chè):直达深远的地方。龙荒:即龙荒泽,在今河南禹县东北。野烟:烟雾弥漫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五月间天气的变化和洛阳附近一带的景色。开头两句写大风从北方刮来,旋风把日光吹得乱转,飞砂走砾把天空也弄得一片灰暗。“富贵城西畔,珍珠河北边”,写的是洛阳西郊和河北岸的景象。洛阳西郊,古称“富贵”地,因为那里有皇宫贵族居住;洛阳河北岸,则因为那里有“珍珠”河,也就是一条流经洛阳的河流。这两句话,既写出了当时的自然景观,又点出了诗人所要描写的地点,为下面描写天气变化作了铺垫。中间四句,写天气变化的经过,并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阳冰原不冶,阴火更潜然”两句,写风势越来越大,把火吹得更旺了,暗喻当时的暴君炀帝,他统治下的社会充满了矛盾。后四句写风吹过之后的景象。“直澈龙荒外,萧条是野烟”,直截了当地写风吹过后,大地一片萧索荒凉的景象。最后一句,用“烟”,既形容风过后的自然景色,又暗示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叙事,中间用“风”贯穿起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