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清明梦里惊,问人人道过清明。
须知上苑花飞树,谁信和林草未萌。
绿水归鸿空自感,淡烟啼鸟若为情。
翩翩瘦马荒山路,衰草斜阳正独行。
三月和林道中未见草萌
三月的和林道路上,没有看到新生的草木。
不觉清明梦里惊,问人人道过清明。
不知不觉间在清明梦中惊醒,人们告诉我已经过了清明。
须知上苑花飞树,谁信和林草未萌。
要知道皇家园林里花朵飘落、树木凋零,谁能相信和林路上的草木尚未萌发?
绿水归鸿空自感,淡烟啼鸟若为情。
绿水中归来的归鸿徒自感叹,淡淡烟色中啼叫的鸟又为了何物而鸣啼?
翩翩瘦马荒山路,衰草斜阳正独行。
瘦弱的马匹在荒凉的小路上独自前行,斜阳映照下衰败的草丛显得格外孤独凄凉。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三月和林道中未见草萌”,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题——在三月的和林道路上,没有看到新生的草木。这一景象既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描述,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望。接下来,诗人以“不觉清明梦里惊”开头,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清明节日的怀念之情。紧接着,“谁信和林草未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万物复苏的敏感和关注。
中间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解读。其中,“绿水归鸿空自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归鸿比作有感情的个体,表达了它们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激动。而“淡烟啼鸟若为情”则以淡烟中的啼叫鸟为线索,通过对它们鸣叫行为的具体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生物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最后,“翩翩瘦马荒山路”和“衰草斜阳正独行”两句,以瘦马和衰草为意象,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