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仙籍擅芳春,料理霓裳纪见闻。
欬唾随风落珠玉,笑谈倾坐播兰薰。
龙酣醉笛吟秋水,凤咽歌楼遏暮云。
唤起沉香亭上梦,海棠花睡月纷纷。
【注释】
1.仙音:指音乐。
2.擅芳春:占尽春天。
3.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
4.咳唾:指吐痰或咳嗽的声音。
5.龙酣醉笛吟秋水:比喻歌声高亢激昂如龙在醉酒时狂吼。
6.凤凰咽歌楼遏暮云:比喻歌声婉转悠扬,宛如凤凰于歌楼上抑止云雾的歌唱。
7.沉香亭上梦:指梦中所见的景色,可能是仙乐缭绕的美景。
8.海棠花睡月纷纷:形容海棠花盛开时,花瓣如同被月光轻抚,犹如睡美人般美丽、恬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女乐官的诗歌,以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仙女乐官在音乐表演中的风采与魅力。
首句“著名仙籍擅芳春”,诗人以“著名仙籍”来称呼那位擅长弹奏琴弦的女乐官,强调了她的特殊身份和才华。接着“料理霓裳纪见闻”,则是对她在演奏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的描述,暗示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专业素养。
颔联中“欬唾随风落珠玉,笑谈倾坐播兰薰”,通过描绘女乐官在表演时的情景,将她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她的每一次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仿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而“龙酣醉笛吟秋水,凤咽歌楼遏暮云”,则进一步丰富了她的艺术形象,不仅展现了她的才艺,还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颈联“唤起沉香亭上梦,海棠花睡月纷纷”,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赞美女乐官的表演。她似乎能够引领人们进入一个美妙的境地,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而那些盛开的海棠花和皎洁的月亮,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技艺超群的女乐官形象。她不仅具有深厚的音乐功底,还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这首诗不仅是对女乐官的赞美,更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颂扬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