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爱登临趁雨晴,凉生襟袂晚风清。
草铺平野重祠绿,水引斜阳一线明。
残柳断碑兴废地,淡烟啼鸟古今情。
繁华消尽市朝变,花落月明空水声。

每爱登临趁雨晴,凉生襟袂晚风清。

草铺平野重祠绿,水引斜阳一线明。

残柳断碑兴废地,淡烟啼鸟古今情。

繁华消尽市朝变,花落月明空水声。

注释:
每爱登临趁雨晴,凉生襟袂晚风清。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每次喜欢登临高处,趁着雨后晴空万里的时候,凉爽的晚风吹拂着衣襟袖口,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的“每爱登临”表达了诗人对登高望远的热爱之情,而“趁雨晴”则突出了诗人追求自然美景的心态。

草铺平野重祠绿,水引斜阳一线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草地铺满了整个平原,绿色的草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清澈的水流牵引着斜阳的光芒,形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这里的“重祠绿”和“一线明”都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残柳断碑兴废地,淡烟啼鸟古今情。
这句诗通过描述残存的柳树枝条和断裂的石碑,以及飘散的薄雾和啼叫的鸟儿,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这里的“兴废地”和“古今情”分别指代历史变迁中的地方和人们的情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关注和感慨。

繁华消尽市朝变,花落月明空水声。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城市的喧嚣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一片宁静。随着花朵的凋谢和明月升起,水面上传来阵阵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繁华消尽”和“空水声”都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相结合,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诗句中的“每爱登临”和“凉生襟袂晚风清”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草铺平野重祠绿,水引斜阳一线明”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