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吞声自请平,冷光横绝见长庚。
骤挥戈去日西坠,触折柱来天北倾。
威控望舒延苦战,势微滕六纵疑兵。
若非不是云龙变,一举谁收万古名。

逐句释义

  1. “战三封”: 这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军事战术,即通过多次书信来迷惑敌人。
  2. “河汉吞声自请平”: 这里用河汉(银河)比喻战场,暗示自己以沉默的方式请求和解或停战。
  3. “冷光横绝见长庚”: 长庚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颗行星,这里形容战场上的寒冷和星光的暗淡。
  4. “骤挥戈去日西坠”: 突然挥舞武器,象征性地指向西方,意味着战争的迅速结束。
  5. “触折柱来天北倾”: 柱子在这里象征国家的根基或支柱,折断表示国家的动摇或崩溃。
  6. “威控望舒延苦战”: 望舒是古代神话中掌管星星的神灵,这里指控制或影响战事,延长战争的苦战状态。
  7. “势微滕六纵疑兵”: 滕六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将领,纵疑兵则是故意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8. “若非不是云龙变,一举谁收万古名”: 如果不是因为像云龙那样的英雄人物出现,那么战争的胜利将难以预料,更不用说取得万古不朽的功绩了。

译文

在战场上,我默默无言地请求和平,就像银河吞噬声音一样。冷光四射,如同太阳坠落般刺眼;突然间挥舞利刃,仿佛要割断天空的支柱。我试图控制战场,让敌人陷入苦战之中;虽然形势不妙,但我仍然尽力而为。如果不是因为像云龙那样的英雄人物出现,那么战争的胜利将难以预料,更不用说取得万古不朽的功绩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争过程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战争中的内心世界和战略思考。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河汉吞声”、“长庚”、“冷光”、“太阳坠落”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态度和期望,以及对胜利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战争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