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橐危时足藉辞,国香消歇自当时。
教人普结司花恨,恨不留心植佞枝。
注释:经过丽珍园,看到卫绍王兰香殿的旧址,感慨国家危亡之际,只有藉口来掩盖真相了。卫绍王兰香殿是南宋理宗皇帝为纪念他的生母而修建的。国香指的是兰花,这里比喻理宗皇帝的母亲。
译文:经过丽珍园,看到卫绍王兰香殿的旧址,感慨国家危亡之际,只有藉口来掩盖真相了。卫绍王兰香殿是南宋理宗皇帝为纪念他的生母而修建的。国香指的是兰花,这里比喻理宗皇帝的母亲。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经过卫绍王兰香殿旧址时的感受。“国橐危时”,意谓国家正处在危难之时;“足藉辞”,意谓只能借助于言辞来搪塞掩饰。这两个词语点出当时政治上的矛盾与斗争。诗人面对这一形势,不禁感到痛心疾首,于是用一“恨”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句“国香消歇自当时”,是说国家的灭亡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遗留下来的耻辱仍使人感到愤慨。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事实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他对当时朝廷的不满情绪。
最后一句“教人普结司花恨,恨不留心植佞枝”,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讽刺和谴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让人们普遍结下仇恨,恨不能及时铲除奸臣。”这里的“司花”,是指掌管花卉的官吏;“佞枝”,是指佞臣所结的党羽。这两句话是说,人们应该痛恨那些结党营私、陷害忠良的奸臣,恨不能及早铲除他们。这既是对当政者的规劝,也是诗人自己政治理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