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觞始得离骚味,恨杀灵均说独醒。
待与解嘲还自笑,默然翻守太元经。
【注释】
①西斋:指诗人的住所,在洛阳。②东都:指洛阳,当时为东都。③解嘲:汉代东方朔善辩,能言事理,人称为“解嘲”。④太元经:《周易》中《泰卦》六五爻辞:“亭(通“停”)则无忧患,旅(通“暂”)则有灾眚。”意即“泰”时有危险,“否”时有忧患,比喻世事多变。⑤“何其”二句:谓世事无常,不如守正道,保持清白节操。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因上朝时被刺伤,回府后写了一首《奉答张籍》诗寄给洛阳友人。这首诗即是其中一首。
首句是说,自从酒量增加后,才开始领会到屈原《离骚》的情味。这里用“酣觞”二字形容饮酒过量。“始得”二字是说,这还是开始领略《离骚》的真谛。
第二句说,自己恨不能像东方朔那样,能言善辩,能言事理。“恨杀”二字是说,对东方朔的才智十分钦羡。
第三句说,等有机会与东方朔一起嘲笑时,我还要自己取笑一番。“待与”二字是说,要等待有机会与东方朔一起嘲笑时。“自笑”二字是说,等有机会一起嘲笑东方朔时还要自己笑一下。
默默无语地守着《太元经》,默默地承受着世事变化带来的灾祸。“默然翻守太元经”是说,默默无语地守着《太元经》(《周易》)。“还自笑”是说自己还在笑着。“默”字是说,默默无声。“翻”字是说,反而。“翻守”二字是说,反而去守护着《太元经》。“太元经”是指《周易》。《泰卦》六五爻辞:“亭则无忧患,旅则有灾眚。”意谓“泰”时没有灾难,而“否”时则有灾难。所以“翻守”就是反过来守护着《泰卦》(指《太元经》),也就是要忍受灾难。这是写诗人对世态变化的无可奈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