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堂成已祸基,徒令千古罪环儿。
中原战血生荆棘,可惜三郎见事迟。

【解析】

此诗前两句是说,唐明皇的“安史之乱”起于玄宗宠幸杨贵妃,终因玄宗昏庸误国。后两句是说,可惜玄宗在位时,奸臣当道,朝政昏暗,以致造成战乱生荆棘的惨象。诗人借题发挥,慨叹当时政治的腐败。

【答案】

(1)“偃月堂成已祸基”,指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在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偃月堂”是指玄宗为杨贵妃修建的华清宫浴室,“祸基”指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导火索就是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

(2)“徒令千古罪环儿”,意为玄宗对杨贵妃的纵容,使天下百姓遭受了无尽的苦难。“环儿”指玄宗的儿子李亨,即唐代宗。“罪环儿”意即唐玄宗是罪人之子。

(3)“中原战血生荆棘”,指安禄山起兵攻入长安时,中原一带血流成河,到处是战死的兵士和被践踏的庄稼。“中原”指唐朝的首都长安。“荆棘”指草木丛生的荒地,这里比喻战乱之后满目疮痍的景象。

(4)“可惜三郎见事迟”,指唐玄宗看到杨国忠、高力士等人图谋不轨,但却没有及时察觉,处理不当,致使安禄山得以起兵叛乱。“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见事迟”意即唐玄宗处理朝政问题迟钝、迟缓。

赏析:

这首诗借咏唐明皇与杨贵妃之事来抒发作者对唐玄宗的不满及对其亡国的悲愤之情。全诗用典贴切,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