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深夜色寒,玉儿和月倚蓬山。
高情不似章台柳,也许馀人取次攀。
【注释】
梅花十吟忆:诗篇中第十首是咏梅的。“十吟”指此诗共十次咏梅。
白玉堂:唐时宫名,这里指宫中。
深夜色寒:夜深了,月光皎洁清冷。
玉儿:即《白头吟》中的“玉环”,汉成帝的宠妃。
和月倚蓬山:与月亮相伴,在高高的蓬山上倚靠。
高情不似章台柳:意谓自己的高洁情怀,并不如汉武帝时的宫女李夫人(《汉书·外戚传》:卫子夫为夫人,号曰“夫人”)所种的章台柳那样,因得宠而变心。
也许馀人取次攀:也许还有人随意攀折这株高贵的梅花。余者:其他的人或事物。攀:摘取、攀折。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晚年。诗中以咏梅为题,实际上借咏梅来抒发自己对现实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句“白雪阳春,君子小人同怀”。这是说,像白雪一样洁白的高尚情操,如同春暖花开一样美好的美好品德,都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白玉堂”是宫中的宫殿。“深夜色寒”,是说夜深了,月光皎洁清冷。“玉儿和月依蓬山”,意思是说,有如玉般清纯的美人伴着明月靠在高耸入云的蓬莱山上。
第二句“高情不似章台柳”。章台柳,本指汉代乐府民歌《古词》中女子所种杨柳,后多用来比喻美女的轻浮之态。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是说,他的高尚情操,决不会像汉武帝时期的李夫人那样,被皇帝宠爱后,就变得轻佻起来。
第三句“也许馀人取次攀”。这句的意思是说,也许还有许多人随便地攀折这株珍贵的梅花。“取次”是随意的意思,“馀人”是泛指其他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志节操守,决不为俗世所动摇的决心。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但内容却是相当丰富的。它集中地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志节。诗的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