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理,何在斗禅机。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
争似悟无为。开道眼,一性出昏迷。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
升上紫霄微。

【注释】

  1. 修真理:追求真理。
  2. 何在斗禅机:哪里去寻找禅机。
  3. 葛藤空厮□:纠缠不清的葛藤,比喻纷扰的俗事。
  4. 多参功案总虚脾:多参与事务,总想占便宜。
  5. 争似悟无为:不如领悟“无为”的真谛。
  6. 开道眼:开启智慧之门。
  7. 一性出昏迷:本性显现,脱离迷茫。
  8. 竹密不妨流水过:竹子茂盛,水流也畅通无阻。
  9. 山高难碍白云飞:山势高峻,却挡不住白云自由飘逸。
  10. 升上紫霄微:直指云霄,接近仙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体会。

首两句“修真理,何在斗禅机”,意思是追求真理,哪里去寻找禅机。这里诗人强调了禅宗修行的核心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争斗、计较。

接下来的两句“广念葛藤空厮□,多参功案总虚脾”,诗人用“葛藤”和“功案”这两个意象来描绘纷扰的世俗生活。葛藤代表着纷繁复杂的事物,功案则代表了琐碎的事务。诗人通过对比这两者,表达了对纷扰生活的厌倦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争似悟无为,开道眼,一性出昏迷”,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与其在世俗生活中争斗、计较,不如领悟“无为”的真谛,开启智慧之门,从而脱离迷茫。这里的“无为”是禅宗的核心教义之一,它主张不违背自然法则,不强求,不贪欲,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最后两句“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难碍白云飞”,诗人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禅宗修行的境界。竹子茂盛,流水畅通无阻;山峰高大,白云自由飘荡。这些自然现象都象征着禅宗修行中的一种超脱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纷扰生活的厌倦和对禅宗修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