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亭子凭高爽,俯瞰平原绕茂林。
沧海月生朱栱湿,秦山云起绣帘阴。
梦回春渚钟声小,目倦晴空雁影沈。
谁似诗书老元帅,清时于此写丹心。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东河亭子凭高爽,俯瞰平原绕茂林。
  • “东河亭子”指的是位于某个地点的亭子,“凭高爽”表达了站在高处的感觉非常舒适和凉爽。
  • “俯瞰平原”意味着从高处向下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广阔的平原。
  • “绕茂林”表示这片平原周围被茂密的树林所环绕。
  1. 沧海月生朱栱湿,秦山云起绣帘阴。
  • “沧海月”可能指的是月光照射在海面上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和深远的视觉感受。
  • “朱栱”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用朱砂绘制的线条或图案。
  • “湿”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月光照射到朱栱上,使其显得湿润或发光。
  • “秦山”可能指的是位于中国东部的一个山脉,而“云起绣帘阴”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1. 梦回春渚钟声小,目倦晴空雁影沈。
  • “梦回春渚”可能暗示着诗人曾经在某个春天的时候,梦到了这个地方(春渚)。
  • “钟声小”形容声音微小,可能是因为距离较远或环境宁静。
  • “目倦晴空雁影沈”表示因为长时间观看晴朗的天空和飞过的雁群,眼睛感到疲惫和沉重。
  1. 谁似诗书老元帅,清时于此写丹心。
  • “诗书老元帅”可能是指一位有学问和经验的领导者,这里比喻这位领导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元帅。
  • “清时”指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或者是指个人处于一个廉洁的政治环境中。
  • “写丹心”中的“丹心”通常用来形容忠诚或赤诚的心,这里可能是指诗人通过诗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或人民的忠诚和热爱。

译文:

东边的河流旁有一个亭子,我在那里倚栏观赏,心情无比舒畅,仿佛站在高处一样。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广阔的平原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月光洒落在海面上,让朱红色的柱子看起来都变得湿润了,就像绣帘上飘动的云朵。我在梦中回到春天的湖边,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虽然声音很小,但很清晰。长时间的凝视着晴朗的天空和飞过的大雁,让我的眼睛感到有些疲倦和沉重。谁能像我这样,在政治清明的时期,以诗书为武器,书写一颗赤诚忠心的爱国之心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