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密重重万壑深,清溪决决更穿林。
行人曳杖频回首,隔岸黄鹂送好音。

【注释】

北苑:唐玄宗所筑的离宫,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董北苑:这里泛指北方的名园。

树密重重万壑深:树木茂密层层叠叠,像万条山涧。壑(hè):山沟。

清溪决决更穿林:清澈的溪水淙淙地流淌着,又穿过树林。决决:水流声。

行人曳杖频回首:走路的人拖动拐杖频频回头。曳(yè)杖:拄着拐杖。

隔岸黄鹂送好音:隔着江岸,黄鹂鸟送来美妙的声音。隔岸:隔着水,指江岸。

【赏析】

《题董北苑画》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日里,诗人游览董北苑时,见其林木丛生,幽深曲折,溪水潺潺流过,岸边的黄鹂啼声不断,十分悦耳,而自己却只能拖杖徘徊,不能久留。诗中以“行人”和“黄鹂”作比,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句“树密重重万壑深”,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林木的繁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次句“清溪决决更穿林”,则从听觉的角度表现了溪水的清澈与潺湲,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溪水淙淙的声响。三、四句“行人曳杖频回首,隔岸黄鹂送好音”描绘了行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时时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悦耳的黄鹂歌啭之声。这两句诗不仅把景色写得更加生动,而且也把行人的心境表现得更为细腻入微。

最后两句“行人曳杖频回首,隔岸黄鹂送好音”更是点睛之笔。“行人”即诗人自己,他站在桥上,一边观赏着美丽的自然风景,一边聆听着悦耳的歌声,不禁陶醉在这优美的环境之中。然而,他却不能停留太久,只得拄着手杖,频频回头,依依惜别。“隔岸”二字既表明了行者所在的地方是在桥的对岸,也表明了他无法看到对岸的风景;“黄鹂”二字既是对对岸黄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愉悦情绪的象征。因此可以说,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审美范例,让我们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所蕴含的情感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