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许邦昌为纪信,浑将秦桧作程婴。
甘心江左成东晋,长使英雄气不平。
却许邦昌为纪信,浑将秦桧作程婴。 甘心江左成东晋,长使英雄气不平。
注释:
- 却许邦昌为纪信:这里指的是南宋末年,权臣赵构在金兵入侵时被迫南渡,他以宋徽宗的九世孙自居,自称“九帝之孙”,史称“宋高宗”。这里的“纪信”是指历史上为了保护主君而自杀的忠诚之臣,用“纪信”来比喻赵构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 浑将秦桧作程婴:秦桧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南宋时期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对金国割地赔款,使得宋朝失去了大片土地,但保住了江山社稷。这里的“程婴”则是春秋时期的故事人物,他是春秋晋国大夫,因背负养子,被尊奉为“义士”。用“程婴”来暗喻秦桧的奸诈和虚伪。
- 甘心江左成东晋:这里的“江左”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即宋朝的疆域。“东晋”则是指东晋时期的司马睿,他是江南地区的领袖之一,曾在北方沦陷后建立东晋政权,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这里的“甘心”表示心甘情愿,“成东晋”则表示成功建立了东晋这样的小朝廷。
- 长使英雄气不平: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具有豪情壮志、英勇善战的人物,他们往往为国家的存亡和人民的福祉而奋斗。“气不平”表示心中的愤怒和不平,因为英雄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能默默忍受屈辱和压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南宋灭亡和民族屈辱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南宋末年的赵构(宋高宗)和秦桧的行为,揭露了他们的奸诈和虚伪,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们的同情和敬意。诗中的“甘心江左成东晋”,“长使英雄气不平”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评价,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民族立场。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素养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抓住本质和关键,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