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欲问梁鸿宅,遗迹犹应杵臼存。
枫叶菊花秋瑟瑟,荒园废圃雨昏昏。
农人掩舍春明墅,县吏催租夜打门。
唯有德朋多远思,赋诗刻烛酒重温。
【注释】
- 梁鸿:东汉隐士。与妻子孟光隐居于霸陵山下,后被召为官,但辞谢而去,归隐故里。
- 杵臼:舂米的器具,比喻劳作。
- 秋瑟瑟、春明墅:皆指秋天草木凋零、冬天积雪覆盖的景象。
- 农人掩舍:形容农家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其他事。
- 县吏催租:形容官吏催收税款,使百姓不堪重负。
- 赋诗刻烛:写诗饮酒,以寄托情怀和抒发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朋友德朋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故人欲问梁鸿宅”,诗人回忆起昔日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他们一同探讨学问,品茗谈心。此时,朋友突然提出要去看梁鸿的居所,引发了诗人的无限遐思。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他选择与妻子孟光隐居在霸陵山下,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诗人在这里用“梁鸿宅”来象征自己的理想生活。
第二句“遗迹犹应杵臼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梁鸿的生活环境。尽管他已经去世多年,但他的遗物和遗迹仍然保留着。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清贫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三句“枫叶菊花秋瑟瑟,荒园废圃雨昏昏”,诗人以秋天为主题,描绘了一幅萧瑟凄美的画面。枫叶落尽,菊花凋零,一片萧瑟之感油然而生。而那荒废的园子和破旧的圃地也被细雨笼罩,显得更加荒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又反映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四句“农人掩舍春明墅,县吏催租夜打门”,诗人描绘了农民忙碌的场景。他们在春天里忙着耕种田地,而那些被官府催收税款的农民则不得不在夜晚去向官员讨债。这些场景都体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
最后两句“唯有德朋多远思,赋诗刻烛酒重温”,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他们相隔遥远,但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想起与朋友共度的时光,于是便拿起笔来吟咏诗歌。同时,他也不忘与朋友共享那份难得的情谊,常常借酒消愁,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梁鸿、农人、县吏等不同身份的人物描写,以及对他们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