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听残春风雨,卷帘坐看青山。
波上鸥浮天远,林间鹤带云还。

注释:

  1. 曾高士:指曾经的隐士。2. 画湖山旧隐:《后汉书•马援传》载:“援少时,与楚王刘英俱喜相尚,游于都市,共为轻薄浮荡之乐,誓不相负。及英事败,下狱死,援不与群辈共党,脱身独居,乃穿域北郭上泽中,筑庐其中。”诗中用“曾高士”比喻自己,意即诗人自比为曾经隐居的马援;而“旧隐”则指诗人当年所向往的隐逸生活之地。3. 厌(yàn)听:形容对某种声音或事物感到厌倦、厌烦。4. 卷帘:推开窗户。5. 青山:这里指隐者曾经隐居的地方。6. 波上鸥:指水鸟在水面上方飞翔。7. 天远:天空遥远。8. 林间鹤:指树林间飞翔的仙鹤。9. 带云还:意谓仙鹤在天空中飞回。10.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诗人以“为曾高士画湖山旧隐”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这里的“曾”字既表示诗人曾经有过隐居的愿望,又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的渴望。同时,“画湖山”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的描述,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像画中的山水一样宁静、美好。
    “厌听残春风雨”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风雨的厌倦之情。这里“残春”指的是春天将要结束的时候,“风雨”则是春天常见的自然现象。诗人之所以会对此感到厌倦,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风雨打扰了他的隐居生活,让他无法安心地享受这份宁静。
    “卷帘坐看青山”一句,诗人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他推开窗户,坐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外面的青山。这里的“卷帘”是诗人为了躲避风雨而采取的行动,“坐看”则表明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波上鸥浮天远”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水中的飞鸟。他看到水鸟在水面上的飞行,仿佛是在天空之上翱翔。这句诗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林间鹤带云还”一句,诗人将视角再次转向了山林之中的仙鹤。他看到仙鹤在天空中带着云彩飞回,仿佛是在回归自己的家园。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于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中的“卷帘”、“坐看”、“波上鸥”、“天远”等词语,都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