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过端阳,闲看山云低度墙。
旧日曾为白下客,诸公同进紫霞觞。
病身剩蓄三年艾,学道宁怀一宿桑。
醒读离骚浑未忍,忠臣虽死骨犹香。
诗歌原文:
风风雨雨过端阳,闲看山云低度墙。
旧日曾为白下客,诸公同进紫霞觞。
病身剩蓄三年艾,学道宁怀一宿桑。
醒读离骚浑未忍,忠臣虽死骨犹香。
注释:
- 风风雨雨过端阳:“风风雨雨”形容天气多变,而“过端阳”可能指的是度过端午节(端阳即端午)。
- 闲看山云低度墙:描述一种悠然自得、欣赏自然风光的闲适状态,通过“闲看山云低度墙”表达了诗人在特殊节日中的宁静心境。
- 旧日曾为白下客:这里的“白下”通常指南京,是历史上的一个城市名称,可能是作者过去曾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
- 诸公同进紫霞觞:提到“诸公”,可能是指与作者有相同地位或背景的人。“紫霞觞”是一种古代饮酒的器皿,可能象征着一种高雅的聚会或庆典。
- 病身剩蓄三年艾:这里使用“艾”(一种中药材)来比喻“疾病”,表明诗人身体欠佳,但依然坚持写作。
- 学道宁怀一宿桑:这里的“学道”可能指修炼道教,而“一宿桑”则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修行或静思。
- 醒读离骚浑未忍:引用《离骚》来表达对某些事物(如政治腐败或不公正现象)的强烈感情和不忍之心。
- 忠臣虽死骨犹香:这句诗强调了即使忠诚的大臣去世,他们的精神和贡献仍然值得尊敬和记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节日背景下的情感状态和生活态度。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透露出自己对于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感慨。整体而言,诗歌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