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不预茱萸会,欲倒西江浣渴心。
弟劝兄酬俱契阔,天高地迥独登临。
忽闻紫雁愁先破,未见黄花意更深。
眼底故人多白发,秋风衰谢畏知音。

仆自去岁至今四度重阳不与茱萸之会,欲倒西江浣渴心。

四年来我都没有参加茱萸节的庆祝活动,我渴望在西江边洗清我的口渴之心。

弟劝兄酬俱契阔,天高地迥独登临。

弟弟劝说兄长一起参与这次聚会,我们相隔遥远只能独自登上高处。

忽闻紫雁愁先破,未见黄花意更深。

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紫雁的叫声,但我还未见到菊花,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眼底故人多白发,秋风衰谢畏知音。

看到许多老朋友都已经有了白发,我在秋风中衰老,害怕失去他们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九日(即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重阳节的怀念之情。全诗通过描述自己四年未能参加茱萸会的情况,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一句”四年不预茱萸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参与茱萸节庆祝活动的遗憾。茱萸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相聚一堂,共庆佳节。诗人四年未能参加茱萸会,说明他错过了与朋友相聚的机会,对此感到惋惜。

第二句”欲倒西江浣渴心”,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茱萸节的向往。诗人渴望在西江旁洗清自己的口渴之心,以此来表达他对重阳节的热情和期盼。这里的”西江”,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附近的江流,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第三句”弟劝兄酬俱契阔,天高地迥独登临”,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人的弟弟劝说哥哥一起参与茱萸节的庆祝活动,但两人却相隔遥远,只能在高处独自登临,以此表达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对两人的情感交流的描写,展示了友情的重要性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四句”忽闻紫雁愁先破”,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听到远处传来了紫雁的叫声,但他并未能立即见到菊花,因此心中充满了忧愁。这里的紫雁,可能是诗人所在地的一种鸟类,也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动物或象征。而”愁先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一句”未见黄花意更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虽然诗人还没有见到真正的菊花,但他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和自己年老体衰的现实。这句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示了他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四年未能参加茱萸会的情况,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