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行年五十馀,面纹百摺发萧疏。
黄金散尽无遗物,犹有胸中半卷书。
注释:我已经到了五十多岁的年纪,皱纹百道头发已经稀疏。
黄金散尽没有遗留之物,但依然拥有胸中有半卷书籍。
赏析:诗中作者以“老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年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其豁达的心态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老子行年五十馀,面纹百摺发萧疏。
黄金散尽无遗物,犹有胸中半卷书。
注释:我已经到了五十多岁的年纪,皱纹百道头发已经稀疏。
黄金散尽没有遗留之物,但依然拥有胸中有半卷书籍。
赏析:诗中作者以“老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年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其豁达的心态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紫阳重首建,谁能识本源。 紫阳:指紫阳书院,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阳书院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后屡经兴废,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重建。 重:再次建造,指修复或重建。 谁能识本源:意即谁能真正理解其根本意义?“本源”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原因和来源。 当时韩太守,皂盖朱两轓。 韩太守:指韩世忠,北宋时期抗金名将,曾担任过浙江东路宣抚使等官职。他以忠诚、勇敢著称
这首诗描述了程氏家族在经历战乱和生活困境时的种种情况。下面是逐句翻译: 1. 堂堂六合久一家,万国幅员时所化。(我们伟大的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国土辽阔,但始终如一) 2. 奈何物众生萌蘖,龙虬起戳纷争拿。(为什么万物生灵都开始滋生出新的生命力,就像龙的虬角一样,开始出现纷争与争斗) 3. 淮西军来乙未岁,和州杀人乱于麻。(公元1085年,淮西军队来到和州,引发了一场屠杀)
注释: 昔我返棹两浙间,尽日傲兀愁长滩。——过去我从两浙之间返回,终日在长滩上傲然自得。 波悬石很各斗险,骊龙梦愕探珠难。——水波高耸,石头陡峭,各自斗险,骊龙梦惊,难以探取珍珠。 雷奔太空意匈匈,组贯杂佩声潺潺。——雷声奔向太空,充满愤怒,组贯的佩饰发出声响。 直疑深入水仙府,肌肤乍脱冰茧寒。——直接怀疑进入水仙府,肌肤突然被冰冻。 我家溪滨号古歙,溯流之玄溪曲折。——我的家在溪边,叫古歙
这是一首描绘马的诗,通过描绘不同颜色的马和马的各种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马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译文: 题方起莘五马图 徐君平生爱马癖,往往画手号无敌。 百年物化形影存,流落生绡总陈迹。 今看五马各异色,两疋骊黄一疋白。 一疋翠刷云满身,一疋奔虹汗流血。 奚官亦复可怜人,笑挑青丝事羁靮。 就中谁解骁腾姿,背立如龙俄八尺。 不踶不啮有馀闲,回视神光恍相射。 得非念同皂枥悲,御者非人常乏食。
仁仲学正,见我戴着竹冠、头发蓬乱的样子,像八十岁的老人。 春来多病,常常患疮伤,一走就是千里。 踯躅蹒跚,形如偻者,好像遇到跛行者; 如遇躄者妇,启齿而笑。 戴竹冠野服,头发垂耳下垂,手执枯藤坐起又坐; 为什么冷眼相待程夫子?讥笑我的九九年差一点。 你不见太公偶然钓渭水,说载后车命之矣。 霜摧雪虐百草死,桧柏参天翠如洗。 代间胡公百不理,邻家得酒且欢喜
【注释】 妍丑施东西:妍,美好;丑,丑陋。施,施予。东西,指男女。 贫富阮南北:阮,地名,这里泛指贫穷和富有的地方。南北,指北方和南方。 人情剧夸毗:剧,剧烈;吡,争辩。人情,人世的风气。 古道寖倾侧:古道,指古代的正道;倾侧,倾斜。 谁:疑问代词。 可:可以。 使:让。舌击贼:用语言攻击敌人。 平生:过去的生活。 遑遑求不得:遑遑,忙乱的样子。求不得,找不到。 今年:今年的茶。 见谭君
题李荣卿潇湘八景图 老夫酷爱山水奇,十年闭户添白髭。 李侯何从购此本,纸面拂拭含清漪。 乃知鬼工凿浑沌,故设险阻东西陲。 君山突兀高万仞,青草洞庭两接之。 歌骚敬吊湘累者,贾谊继赋情尤悲。 逐句释义: 老夫非常喜欢山水的奇特之处,已经十年没有出门,头发都变白了。 李侯是从哪里买到这张画的?纸张擦拭后,仿佛能感觉到清澈的波纹。 才知道这幅画是经过精心雕刻而成的,故意设置了许多险阻和障碍
【注释】 伊:代词,指代作者自己。丁酉:唐天宝十二年(753),是作者的生年。避草莽:指作者在安史之乱爆发时,避难到草莽之中。稚雏:小儿女。学字:学习写字。方涂鸦:刚学会写毛笔字。东西:泛指远近。暌离:离别。苦绝:痛苦到极点。骨瘦:形容消瘦,这里指身体消瘦。穷槎枒:形容瘦得厉害。 【译文】 我于天宝十二年在战乱中避居荒草野地,小儿女刚刚学会了写字,但还只懂得涂鸦。 我们被分隔两地,相距遥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叶璧山的病情以及他的医生和朋友对他的关心和治疗。 “余生甫四龄,暴下如惊湍。”意思是说,我刚刚四岁的时候,突然病了,就像急流一样。这里的“暴下”可能是指突然发病,“如惊湍”则形容病情的严重性,如同急流般猛烈。 “阿翁迎医来,命在生死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爷爷立刻带我去请医生,因为我的生命危在旦夕。这里的“生死关”指的是生死的关键时刻。 “少小不复识
这首诗是一首题李荣卿潇湘八景图的诗,通过描绘画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混乱时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 “葫芦细泻银汞走,上下一色同琉璃。”这是对画面的第一印象,葫芦形状的溪流如同银色的汞流淌在琉璃般的山水之间,给人一种清澈透明的感觉。 “有时霏霏雪花集,雪花席大惨粟肌。”这句描述了下雪的情景,雪花纷飞如同覆盖了整个画面,使画面变得沉重而悲凉。 “冰澌寒鳞价烂贱,何用袅袅丝竿垂
诗句: ``` 杜门十日坐风雨,声到松梢转竹梢。 ``` ``` 译文: 在长时间的雨中闭门不出,声音传到松树和竹子上。 ``` 注释: 1. “杜门十日坐风雨”:闭门不出,在风雨中度过了十天。 2. “声到松梢转竹梢”:声音传播到了松树和竹子的顶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时间风雨中闭门不出的情景,通过听觉感受,表现了风雨中的宁静与悠长。诗人通过对风雨声的传播,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宏大与深远
日上半阶犹有雪,风生老树却无云。 多情不及双坑水,流到桥西未肯分。 注释:山路濒临危险之处,大约数里之遥,野桥横架在三家之间。青青的荠菜和洁白的云朵一样瘦弱,白白的梅花盛开在雪地里。奇怪啊,江鸥的野心本性,窥视着鱼儿的身影而去而归。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景象,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日上半阶犹有雪,风生老树却无云”通过对比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
山径险阻,数里蜿蜒;野桥横跨,恰似三间。 健若昔日文豪卖,贫至当年无酒赊。 注释: - 山路阽危可数里:形容山路陡峭危险,有数里之遥。“阽危”意为危险、危急。 - 野桥横度恰三家:指一座简陋的野桥横跨两岸,只有三家住户。 - 健如昨日有文卖:形容曾经才华横溢的人如今已无以出售其文才(作品或学问)。“健”意为强健、健壮,“昨日”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有文卖”即拥有文学才能。 - 贫到今年无酒赊
【注释】: 病来意态愈龙钟,历尽关河千万重。 说与诸公休强起,容吾饱看雪山松。 【赏析】: “谩兴”即随意吟咏。诗人在久病中感到自己的衰老和衰弱,因此作诗自嘲:“病来意态愈龙钟”,以自比为龙钟老朽,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自己衰老的感慨。“历尽关河千万重”,是说自从生病以来,诗人已历尽千山万水、长途跋涉的艰辛。这一句既表明了病后的生活艰难,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坎坷的无奈。 “说与诸公休强起
注释:道人胸中有着璀璨如宝石的墨竹,破墨淋漓如同雨打芭蕉。万丈晓风吹拂欲暮,翠佩声声仿佛是误认的铃声。 赏析:此诗以“道人”自况,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脱俗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形象鲜明生动。特别是诗中的“破墨淋漓作雨寒”,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更赋予了竹子以生命和情感
【注】姚雪谷,即苏轼的侄子苏轼。东坡,指苏辙(子瞻)。女奴,侍女。执烛,拿着蜡烛。无穷态,意想不到的姿态。清风两枝,用来形容墨竹的风韵。 译文:每当想起苏轼在东坡道上归家的情景,侍女手持蜡烛站立多时,她眼中充满期待。想要将墨竹写尽其神韵,但只能写出它的一两枝姿态。 赏析:此诗以“女奴”为第一人称,表现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墨竹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侍女手持蜡烛等待苏轼归来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