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穿云雨湿衣,我来君出两相违。
君边听得仙童语,学士朝朝向晚归。
【注释】
杖锡:僧人持锡杖行于山林之间,以“杖”为名。
穿云雨湿衣:意谓行至山中,云雾迷漫,雨水淋漓,衣裳尽湿。
两相违:你与我来时,都各有所事,不能同行。
仙童语:传说仙人所居之洞府,都有仙女居住,所以有仙人的言语。
学士朝朝出:指文人学士每日都要外出,朝朝出入。
朝朝归:意谓日日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位僧人在玉山中遇见一位仙人的情景。诗人把对仙人的赞美之情寄寓于描写之中,使读者通过具体的描写而产生联想,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杖锡穿云雨湿衣”,描绘的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一个手持锡杖的僧人正在穿过云雾缭绕的山间,雨水淋湿了僧袍和僧人的衣裳。这里的“穿”、“湿”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雨中行山路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清冷和孤寂。同时,“杖锡”一词也隐含了僧人的修行之意,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游玩,而是为了修行或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次句“我来君出两相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来到你的面前,你却已经离开了。这里既有时间上的错开,也有空间上的隔阂,表达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一种偶然的相遇,也是一种必然的分离。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错过彼此,而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又无法相见。
第三句“君边听得仙童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主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在山的那一边,听到了仙童的话语。这里的“仙童语”指的是仙人的话语,可能是关于修行、生活或是其他方面的智慧和经验。这些话语对于凡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对于仙人来说却是平常之事。通过听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仙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
最后一句“学士朝朝出”,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仙人的生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为学士,你每天都要出门去工作。这里的“学士”指的是文人学者,他们通常需要外出拜访他人、交流学问或者处理各种事务。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了解到仙人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他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责任。然而,尽管他的身份是学士,但他总是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世俗纷扰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僧人在玉山中遇见一位仙人的场景进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一面以及与凡人世界的紧密联系。同时,诗人通过对仙人的赞美之情,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就能够超越世俗的限制,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