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频吴越,扁舟只载书。
言从交后浃,情恐别时疏。
凉意莲塘静,宵光竹牖虚。
悬知待明发,析尽是愁初。
诗句释义
1 来往频吴越:指的是作者与吴越之间的频繁交往。“吴越”通常指代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他经常往来之地。
- 扁舟只载书:扁舟指的是小船,这里特指一种较小的船只;只载书则表示船内仅装载书籍,没有其他物品。
- 言从交后浃:浃意味着深入、透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从结识(朋友)以来,彼此的交流和关系已经十分深厚,难以割舍。
- 情恐别时疏:情恐指的是担忧,担心分别时的情意会有所疏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
- 凉意莲塘静:凉意指的是微凉的风,莲塘则是荷花池,此处形容夜晚池塘周围环境清凉宁静。
- 宵光竹牖虚:宵光指的是月光,竹牖是竹制的窗户。这句话描述的是夜晚月光下,窗子显得空寂而幽静。
- 悬知待明发:悬知是预见的意思,待明发则意味着在明天到来时再出发。
- 析尽是愁初:析尽意味着全部都解释清楚,而愁初则表示最初的忧愁。这句话可能是在说,离别之后,思念和忧郁的情绪将会更加深重。
译文
频繁往来的吴越之间,只是载着书本的小舟。
自从结识以来,交流已深入到骨髓,恐怕别离时会有些疏远。
夜幕降临时,莲塘四周一片清冷,月光下的窗户格外寂静。
我预感明天将启程离去,离别后的思念和忧愁将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徐孟岳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分别时光的感慨。首句“来往频吴越”点出了两人频繁的交往背景,为后续的情感铺垫了基础。接下来,第二句“扁舟只载书”描绘了一幅简单却充满情感的画面:小船上满载着书籍,象征着学问和友谊,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分离的主题。第三、四句“言从交后浃”和“情恐别时疏”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忧虑。最后两句“凉意莲塘静,宵光竹牖虚”,以自然景观作结,既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又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不安。最后一句“悬知待明发,析尽是愁初”则将读者带到了离别前夕,那种即将分别时的复杂情绪被推向高潮。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