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无四邻,红杏万株春。
收榖还凭虎,栽花剩有人。
学仙离世久,访病出山频。
我独怀芳躅,君能继后尘。

【注释】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题诗于画的《杏林》之上,送给陈子京。

茅山无四邻:指茅山没有近邻。

红杏万株春:万株红杏花开,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收榖还凭虎:比喻种粮要依靠老虎(猛兽)才能得到。

栽花剩有人:比喻种花还要靠人。

学仙离世久:指学道成仙的人,离开世俗很久了。

访病出山频:指经常探视病人,出来行医。

芳躅:芳香的足迹,这里指诗人对陈子京的敬仰之情。

君能继后尘:你能够继承我的事业。

【赏析】

《题杏林图赠陈子京》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00年)。这一年,陈子京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等职。《题杏林图赠陈子京》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陈子京的赞赏之情。全诗用典精当,寓意深刻,情深意长,耐人寻味。

“茅山无四邻”两句,写陈子京隐居茅山的情景,突出其隐逸之志。“红杏万株春”,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景。这两句诗为全诗定下了闲适恬静的基调。

“收榖还凭虎”三句,写陈子京在农事方面的能力。“虎”,喻猛兽,借指农民。此联表明,他虽然隐居茅山,但仍然关心农事,善于耕种。这既表现了他对农业的热爱与专注,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学仙离世久”两句,表达对陈子京的崇敬之情。“学仙”,即学得仙术,脱离俗世;“离世久”,指远离尘嚣已久。这两句说明,陈子京已经学得了仙术,脱离了世俗的生活,而且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久了。这是对陈子京的一种赞美。

“我独怀芳躅”两句,写诗人对陈子京的敬佩之情。“芳躅”,即芳香的足迹。“君能继后尘”,意思是说,你能够继承我的遗志,继续我未竟的事业。

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子京的隐居生活和他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应该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