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溪上雨,风碎竹间云。
明日东湖上,看山又忆君。
【注解】
题画别董仲德:在画上写的话。别,离别;董仲舒,东汉思想家、哲学家。这里指董仲舒的画。
鸟啼溪(qī)上雨,风碎竹间云。
“乌啼”二句:以景托情,借自然景物来渲染别离时的伤感情绪。语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明日东湖上,看山又忆君。
明天我到东湖去,看到山峦,就想起你来了。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分手时的情景:春雨潇潇,鸟儿啼叫,溪上的雨声和风中竹叶的碎响交织一片。诗人在友人即将离去之际,不忍分别,便写了这首词。
下片即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明日”“东湖上”,表明是第二天的事;“看山”二字,说明是在东湖畔的山丘上。这两句既是说给将要离去的朋友听的,也是说给自己说的。
“望君不见,君行殊不易!”这一句是全词的核心。“望君不见”,说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不能见面了,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君行殊不易”是说朋友此次离别,实在是不容易啊!
“东风恶,欢情薄”(《金缕衣》);“春风不相识(zhú),何事入罗帏”(《无题》)……这是唐代诗人多有写到的诗句,意思是说春风不解人情,无情地将人们隔离开来。而诗人在这里却说:“东风恶”,是因为东风太猛烈了,它把诗人的欢乐之情都刮走了。“欢情薄”是因为欢乐之情已经变得很淡薄了。“东风”一词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指春风,而是指春天的东风。因为春天的东风常常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能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活力,所以也常用来象征爱情和友情。
春天的东风却无情地将人们隔离开来,使得欢乐之情变得淡薄了。因此,诗人用“东风恶”来表达对东风的怨恨之情,也隐含着对分离之苦的不满和怨愤。“东风恶”,实际上是说东风无情。东风本是吉祥的象征,它吹开百花,带来温暖,然而在诗人眼中,东风却是如此地令人厌恶。
“东风恶,欢情薄”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和时间,而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春日里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了,二是美好时光虽然过去了,但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头。因此,诗人用“欢情薄”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哀伤。
“欢情薄”这一情感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奈和失望的表现。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前,曾满怀期待地想象过他们重逢的场景:春风和煦,花香袭人……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春天过去之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欢情薄”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状态,更是一个隐喻:它代表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状态在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诗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赠刘景文》)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情感,将“欢情薄”的情感状态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