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橘何累累,列生湘水湄。
年多逾繁茂,土地之所宜。
美人渡江去,分种淮山陲。
一旦变为枳,遂令木性移。
勉旃君子操,无为他人隳。

杂诗六首

木橘何累累,列生湘水湄。

年多逾繁茂,土地之所宜。

美人渡江去,分种淮山陲。

一旦变为枳,遂令木性移。

勉旃君子操,无为他人隳。

译文

木橘树多么郁郁葱葱,排列生长在湘水岸边。
随着年岁增长越发繁茂,这是土地使之适宜。
美人远渡长江离开这里,将种植的橘树分到淮河之南。
但最终被移植到枳树之侧,改变了原本的特性。
君子应当保持操守坚定,不要因他人而放弃自己。

赏析

本诗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第六首。全诗通过描述橘子的生长过程和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被发现、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心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坚守信念、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坚持。

诗歌以“木橘何累累”开头,描绘了橘子树生机盎然、果实累累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接着,诗人用“列生湘水湄”来进一步强调橘子树的生长环境,以及其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这里的“湄”字,不仅指水边,更隐喻着诗人心灵的港湾,是他情感寄托的地方。

诗人并未因此而满足。“年多逾繁茂”一句,表达了随着岁月的增长,橘子树愈发繁茂,但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这种由盛转衰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息。

紧接着,诗人转向外部世界的变化。“美人渡江去,分种淮山陲。”诗人将橘子树比作被美人带走的珍贵之物,将其分种到淮山之北,暗示着美好事物被转移或改变的命运。这一部分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可能消逝的无奈。

诗人用“一旦变为枳,遂令木性移。”这句诗点出了主题的核心——即使再珍贵的事物,也可能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失去原有的性质。这里的“枳”字,不仅指枳树,也象征着那些破坏美好事物本质的力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

诗人以“勉旃君子操,无为他人隳。”作为结束,再次强调了坚守信念的重要性。诗人希望君子们能够秉持自己的操守,不被外界所动摇,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本诗通过对橘子树生长过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理想难成的感慨以及对坚守信念的呼吁。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又传递了深刻的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