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锦才堪仰,埋玉恨难任。
银章存宠泽,朱琴失惠音。
贤知交士重,爱说治民深。
未申为子养,终辜迎母心。
注释:
- 制锦才堪仰:指制作锦绣的才能足以令人仰望。
- 埋玉恨难任:指将美玉埋葬,心中的遗憾难以承受。
- 银章存宠泽:指留下珍贵的印章以纪念恩宠。
- 朱琴失惠音:指失去了美好的音乐(喻指恩惠)。
- 贤知交士重:指与有才德的人交往,感到他们的重要性。
- 爱说治民深:指治理百姓时充满了爱心和深度。
- 未申为子养:未能实现儿子的养育之责。
- 终辜迎母心:最终未能达到迎接母亲回家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已故明府的哀悼之情的挽词。诗人通过描绘明府生前的才华、遗世而独立的清高以及他的人格魅力,表达了对这位贤明之士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句“制锦才堪仰”意指明府在制作锦绣方面的才能令人仰望,这既赞美了明府的才华,也暗示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次句“埋玉恨难任”则表达了诗人对明府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玉象征着美好和尊贵,埋玉则是将美好的事物永远封存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明府英年早逝的无限哀叹。
第三句“银章存宠泽”意指留下珍贵的印章以纪念恩宠。这既是对明府生前受宠于皇帝的赞誉,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第四句“朱琴失惠音”则表明失去了美好的音乐(喻指恩惠)。这里的“惠音”指的是皇帝赐予的恩典和关怀,失去它让人痛心疾首。
第五句“贤知交士重”意指与有才德的人交往,感到他们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明府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使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六句“爱说治民深”则进一步强调了明府在治理百姓方面的伟大成就。这里的“深”表示治理百姓时的用心良苦和深思熟虑,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
第七句“未申为子养”意味着未能实现儿子的养育之责。这是诗人对明府家庭责任的遗憾,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明府家庭情况的关切。第八句“终辜迎母心”则表达了诗人未能达到迎接母亲回家的愿望,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明府家庭感情的深厚。
整首诗通过对明府的才华、品质、贡献和家庭情况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明府的敬仰之情和对其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明府家庭的感情牵挂。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