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西湖吾旧游,每游只为湖山留。
欲将胜概入登览,泉石琐琐何烦求。
古来英雄远莫见,往事寂寞谁复收。
知君平生好奇观,结楼郤在西湖头。
山南山北竞萧爽,四时佳气常如秋。
平波直与天上下,众峰不共云沉浮。
此邦富庶甲西浙,湖山宴赏无时休。
纷纷尽日逐歌舞,安知中有万古愁。
丈夫不作少年事,与君买醉登兹楼。
【注释】
西山爽气楼:在浙江杭州。爽气,指凉爽的风。
吾旧游:我过去的游踪。
胜概:美好的景色。
结楼郤(xī)在西湖头:在西湖边建楼。郤,同“隙”,缝隙。
萧爽:指山南山北的清凉。
四时佳气常如秋: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就像秋天一样。
平波:平直的水波。
众峰:多座山峰。
此邦富庶甲西浙:这里物产丰富,富裕,是西浙最富庶的地方。甲,第一。
宴赏:游乐宴饮。
安知:怎么知道。愁:忧愁。
丈夫不作少年事:男子汉不做年轻时的事。
兹楼:这楼。兹,这个。
赏析:
这首七律,作者钱塘西湖旧游之怀,抒发诗人对西湖胜景的赞美之情和对友人结楼观湖、饮酒吟诗的赞赏之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意境开阔而深邃。
首联起句写“旧游”。诗人自谦为“好奇观”之人,故结楼于西湖之侧。这是诗人结楼的原因,也是他结楼的动机。这一结字下得十分巧妙。既表明诗人结楼的目的,又暗示出诗人结楼的缘由,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颔联写“胜概”。诗人认为,想要领略西湖的美景胜状,就无需再去求索那些细小琐碎之处了。这里的“琐琐”二字,用得很妙。它既是对“泉石”的修饰语,又是对上一句中“登览”二字的补充,同时,也暗喻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颈联写“英雄”。诗人以“古来”、“远莫见”两个词组,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比作“远莫见”的人物,既写出了他们生前的寂寞冷落,又写出了后人对他们的遗忘冷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尾联抒“志趣”。诗人以“知君”两字称呼朋友,表达出他对这位友人的深厚友情。他劝慰友人不必去追求那些世俗的东西,只要能够尽情地享受湖光山色之美就行了。这里,诗人以“买醉”二字,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痴迷之情。
全诗以赞西湖为主,但又不是直接描写西湖的景色,而是通过写诗人对旧游、胜概、英雄、志趣的感悟来表现西湖的美丽景色。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写西湖的枯燥无味,又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