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将红色丝,结取承露囊。
一面芙蓉花,一面双鸳鸯。
不藏针与线,从郎索麝香。
诗句释义
1 五索效韩偓:这句诗可能是指模仿或致敬唐代诗人韩偓的《香囊》。”五索”在这里指的是用五色丝线编织的香囊,而“效”表示模仿。韩偓的诗中常以香囊象征女性的美丽和情感。
关键词汇注释:
- 韩偓 (892-953):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女性情感而知名。
- 香囊:古代用以散发香气的小袋子,常用来装饰并携带,寓意着女性的魅力与情感。
闲将红色丝,结取承露囊:这里描述了一个场景,女子闲暇之余(“闲”),用红色的丝线(“红色丝”)编织一个承载露水的容器(“承露囊”)。这里的“承露”暗指容器具有清新、凉爽的特性。
一面芙蓉花,一面双鸳鸯:香囊上绣有一面是荷花(“芙蓉花”),另一面则是双飞的鸳鸯(“双鸳鸯”),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不藏针与线,从郎索麝香: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依赖和情感诉求,她不仅要求物质上的满足(“麝香”),更希望得到男子的关注和爱护。这里的“从郎”意味着女子希望男子能够回应自己的感情需求。
译文
闲适之时,女子用五彩丝线编织出一囊清凉之物——承露之囊,其上绣着一面荷花一面鸳鸯的图案。不求华丽繁复,只求含蓄表达内心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情感寄托和物质需求的结合。诗中的意象——承露囊、芙蓉花、双鸳鸯,不仅美化了画面,也隐喻了女子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通过对香囊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对男子细腻的情感需求,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矛盾心理和微妙情感。此外,诗中的“不藏针与线”,既反映了女子的直接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古代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含蓄与内敛。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的爱情观念和社会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