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不见米南宫,依旧云林远树重。
貌得匡庐旧游处,半江秋色洗芙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意象、炼字,并结合注释分析。
“风流”一语出自苏轼《次韵刘景文》中的“风流儒雅今谁似”。米芾,北宋书画家,以善画山水著称。“南宫”,是米芾号,因此此处称“米南宫”,指苏轼。“见”为看见的意思。“风”为风景,景色。“云林”,指山林,这里指庐山的云林峰,在江西星子县境内。“重”为浓密,重叠。此句意思是:你看不见米南宫的风流潇洒,那庐山的云林峰依然那么高峻挺拔,山势叠嶂,层峦耸立。“貌得匡庐旧游处”,意指诗人看到自己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庐山,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匡庐”为庐山的别名。“半江秋色洗芙蓉。”意指秋天的江水清澈如洗,映衬出美丽的芙蓉(荷花)的娇美,芙蓉即莲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江水清澈如同洗涤过一样,倒映出美丽的芙蓉花。“洗”,为照映、反射的意思。“芙蓉”为荷花的别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重游庐山时的感慨与所思。首联点明诗题,表明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作;颔联写重游所见之景,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尾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
“风流不见米南宫”,这是全诗的主旨,也是诗人的感慨所在。“风流”一词出自苏东坡《次韵刘景文》中的“风流儒雅今谁似”。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以善画山水著称。他的书法也颇有特色,尤其擅长于小草书。苏轼对米芾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子由书学韩愈而伤于涩,世称坡仙墨迹,皆绝去俗态,而子由独有一段襟韵,盖不能然也。”可见,“风流”二字并非空穴来风。然而如今却见不到米南宫的风流潇洒了。这既是感叹时光流逝,又是慨叹友人的离去!
“依旧云林远树重。”这一句的意思是:你看不见米南宫的风流潇洒,那庐山的云林峰依然那么高峻挺拔,山势叠嶂,层峦耸立。“依旧”意为仍然,依然如故。“云林”,指庐山的云林峰,在江西星子县境内。“重”为浓密,重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现在看到的庐山依然是那样秀丽壮观,山势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山峰重叠,树木葱茏。
“貌得匡庐旧游处,半江秋色洗芙蓉。”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看到了我曾经游览过的庐山,故地重游,触景生情。这里的“匡庐”是庐山的别称。“匡庐旧游处”,意指诗人看到自己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庐山,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半江秋色洗芙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江水清澈如同洗涤过一样,倒映出美丽的芙蓉花。“半”为一半、大半。“江”指江湖。“秋色”是指秋天的景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天的江水清澈如同洗涤过一样,倒映出美丽的芙蓉花。
此诗写诗人重阳节重游庐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诗题,表明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作;颔联写重游所见之景,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尾联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