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二月柳如眉,谁家女儿歌《柳枝》。歌声袅袅娇无力,恰如杨柳好腰肢。
【注释】姑苏:苏州古称。吴门:今江苏吴县,即苏州。竹枝词是流行于湖南、湖北等省一种民歌体诗歌体裁,以七言句为主,每句末尾押平声韵,多用比兴手法写男女情爱,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柳如眉:形容柳条细长柔美,好像女子眉毛一样。谁家女儿:《乐府诗集》有《折杨柳歌辞》四十八首,都是写男女离别的。这里指歌女。歌声袅袅:形容声音悠扬。娇无力:女子娇媚柔嫩,姿态婀娜。恰如杨柳好腰肢:比喻歌者身材窈窕动人。《乐府诗集》:“《折杨柳》,伤别也。”腰肢:腰身。【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歌女形象的诗作。前两句写歌女,后两句写她的歌声。诗中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歌”,而是通过对歌女的描写来体现歌的内容。歌女在二月间,正是柳叶发芽的时候,她站在门前,柳树如眉般垂挂下来;谁家的姑娘唱起《柳枝》曲,歌声婉转悠扬,仿佛是柔弱的柳枝在随风摇曳。这两句把姑娘的容貌和她的歌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后两句写歌女演唱时的神态动作。姑娘的歌喉婉转,声音像杨柳枝那样袅袅飘动,显得娇弱无力,又像是杨柳枝一样柔美。姑娘那苗条的腰肢在杨柳掩映下更显得娉婷妩媚,真是令人心醉神怡。
这首诗通过姑娘的形象表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风光。它不仅刻画了一个歌女的形象,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