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排山立,幽窗傍水开。
直疑林处士,独棹小舟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题目要求来回答赏析。
第一句“古木排山立”,是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画面。在这句诗里,“古木”指的是参天大树,“排山立”则形容参天大树挺拔入云,巍峨屹立。“排山立”的树木,给人以高大伟岸的感觉,也让人想到这山势多么高峻、险恶。
第二句“幽窗傍水开”,是写人。这里写的是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在这句诗里,“幽窗”是指窗户很暗,“傍水开”则形容窗户旁边有一条小河。“幽窗傍水开”给人一种恬静、清幽的感觉。
第三句“直疑是处士”,是抒情。这句诗是说:我好像看到一位隐居林中的高人。诗人用比喻手法,把“幽窗旁的小河”比作高人,突出了小河的清澈和静谧,表达了作者对隐者高洁品质的赞赏之情。
第四句“独棹小舟回”,是写事。这句诗的意思是:只有一个人驾着小船回来。这里的“小舟”指的是渔船,“回”字则表示船已靠岸。“独棹小舟”既写出了隐者的归途,也表现了隐者归家时的孤独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答案】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题扇上所画山水图,抒发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②首联描写了幽静的山林,以“排山立”和“傍水开”两个动词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的险峻、水流的明净。③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将“幽窗”比作“处士”,突出了幽深的山林景色;同时,又以“幽窗傍水开”与“孤舟蓑笠翁”相互映衬,表现出诗人对渔翁的敬慕。④颈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小舟比作“轻蓑”,将诗人自己比作“遥指”,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独自驾舟归来的情景。⑤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