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霜霰繁,岁晏日月驶。
周子何仓皇,孤征诣燕蓟。
寥寥抱遗经,皦皦蓄幽志。
青云既交荐,白首期一试。
苍松多劲枝,老鹤负奇气。
扶摇信可抟,高冥不难致。
泮林日雕疏,子衿气沦替。
侧伫典型人,复理俎豆事。
明年候薰风,矫首江南澨。
愿偕鲁诸生,敬揽叔孙袂。
【注释】
(1)天寒霜霰繁:天冷,霜雪纷飞,霰如米。
(2)岁晏日月驶:岁末,日月运行快。
(3)周子何仓皇:周必明为何匆忙,仓皇。
(4)孤征诣燕蓟:独自出行,到达北京。
(5)寥寥抱遗经:孤独地抱着遗世的《论语》一卷。
(6)皦皦蓄幽志:明亮、清亮,充满高远的志向。
(7)青云既交荐:朝廷的官位已经推荐给周必明。
(8)白首期一试:年老时希望能有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
(9)苍松多劲枝,老鹤负奇气:形容人坚韧不拔,有超脱尘世的气质。
(10)扶摇信可抟,高冥不难致:比喻人只要有才能,有志向,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11)泮林日雕疏:泮水旁的树木被风雕刻得更加稀疏了。
(12)子衿气沦替:指读书人的志向和精神逐渐衰退了。
(13)侧伫典型人,复理俎豆事:期待能成为典范的人,又能处理礼仪之事。
(14)明年候薰风:明年春天等待温暖的风。
(15)矫首江南澨:翘首盼望江南的地方。
(16)愿偕鲁诸生,敬揽叔孙袂:希望能与鲁郡的学子们一同学习,恭敬地接过孔子的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是诗人送别周必明北上时写的。全诗以“送”字为纲,分四段。前四句写景,后八句写情。前四句描写冬日景象,后四句抒发离别感慨。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第一段:写景——描绘北国的严寒景象。“天寒霜霰繁”,天气寒冷,霜雪飘飞,雪花纷纷扬扬,密布天空。“岁晏日月驶”,岁月匆匆流逝,时间已到年终,日月运行很快。“周子何仓皇,孤征诣燕蓟”,周必明为何如此匆忙,孤身前往北方。他要去北京,去京城。“寥寥抱遗经”,他孤独地把《论语》背在身上。“皦皦蓄幽志”,他的心中充满了高远的志向。这里用“寥”“幽”“皎”“皎”等词,把周必明孤行赴京的形象写得非常生动。
第二段:抒情——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青云既交荐”,朝廷的官位已经推举给了周必明。“白首期一试”,到了年纪大了的时候,希望能够有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苍松多劲枝,老鹤负奇气”,这里用苍松和老鹤作比,赞美周必明像苍松一样坚韧不拔,像老鹤一样具有超脱尘世的气质。这几句是说,朝廷推举了周必明,希望他能有机会出仕,施展自己的才华。
第三段:抒情——表达对友人的祝愿。“扶摇信可抟”,如果周必明有才能,有志向,那么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高冥不难致”,即使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不会感到困难。“泮林日雕疏”,泮水岸边的树木被风吹得更加稀疏了。“子衿气沦替”,那些读书人的志向和精神也慢慢地消失了,变得颓废起来。“侧伫典型人, 复理俎豆事”,我期待着你成为一个楷模的人,又可以处理朝廷中各种礼仪的事情。这几句是说,希望你早日成才,早日进入朝廷,为国家效力。
第四段:抒情——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明年候薰风,矫首江南澨”,明年春天,我会在南方等待着你的到来,翘首盼望着你去南方的江南地区。“愿偕鲁诸生,敬揽叔孙袂。”我希望能与你一同来到山东,共同研究学问。“叔孙”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叔孙豹,这里用作敬称。这一句是说,希望我们能一同来山东,一起研究古代的典籍,一起做学问。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及对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