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阶降英皇,此地嫔有虞。
南巡竟不返,愁云接苍梧。
注释:蓂阶,指帝尧时期的蓂星落下的英华。嫔有虞,指虞舜时期。南巡,指唐玄宗南巡之事。苍梧,指九疑山,在今湖南永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而作。蒲津晚渡是唐代著名诗歌题材之一,以咏史抒怀为主。这首诗前两句用典,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蓂阶降英皇,此地嫔有虞。
南巡竟不返,愁云接苍梧。
注释:蓂阶,指帝尧时期的蓂星落下的英华。嫔有虞,指虞舜时期。南巡,指唐玄宗南巡之事。苍梧,指九疑山,在今湖南永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而作。蒲津晚渡是唐代著名诗歌题材之一,以咏史抒怀为主。这首诗前两句用典,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绝句。诗人在游览黄河龙祠时,观河景、览庙貌、思人世,借对黄河神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与抱负。 “游龙祠”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它概括了此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首联“黄河如丝导昆仑,万里南下突禹门”写黄河源远流长,势不可挡。颔联“枝流潜行大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写黄河支流众多,奔腾向前。颈联“吾闻川真岳灵有冥宰,况乃利泽开洪源”写黄河之神威凛凛
武善夫桃源图 诗人种满云溪的桃花,三月里桃花如红雨般迷人。自从有人骑着玉勒马进入了云中,每到春天春风中的杜宇鸟便年年啼鸣。飞黄腾踏有天倪,紫电转盼天山低。要将白璧去换蛾眉,更把黄金铸袅蹄。羲和挟辀六龙驰,暮景恐迫虞渊西。新诗拟唤槐安梦,咫尺溪边春色动。飞花漠漠水泠泠,苍苔荒了烟霞洞。闻道西风解涴人,何处江山可问津?征尘障断仙源路,且看丹青万树春。 注释与赏析: 1. 武郎种桃满云溪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代,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铁杖如楖栗,得自荒虚鬼神域。鞭笞蜑蛮今几年,雾翳云蒸老蛟黑。 “铁拄杖”比喻为铁柱般的坚硬物体,“楖栗”是山果的一种,这里指铁柱的质地坚硬;“瘴气”是热带地区气候中的一种现象。“鞭笞蜑蛮”形容铁柱在热带雨林中对各种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进行敲打和伤害。“蛟”是古代传说中龙一类的水生动物,此处指被铁柱伤害过的水生动物。 颔联:腹中有篁如细泉
【译文】 太山高耸入云,小山不高也不低,清江两岸的锦树笼罩着秋烟,烟雾之中有人家在树林深处。 荆州南面的三座岘山,这画一定是描绘襄阳吧,诗人用笔墨丹青,落笔天机随所欲。 岘首就在襄阳西面,远远望去汉水含风波纹。上有一只龟和一条龙,据说是羊公堕泪时留下的碑石。 要研究禹王治水的痕迹,画师岂能免除诗人怀疑,且看眼前江山好,不要做燕人过晋的悲歌。 【赏析】 《岘山秋晚图》
【注释】 古陌:旧路,指长安城郊的大道。 客衣:指诗人的衣服。因旅途劳顿而沾染了尘土,故云“客衣”。 送春君亦伴春归:春天是人们喜爱的季节,但又是令人伤怀的季节。这里说春天即将过去,人们又送走了它。 东风:春风。 吹落杨花满地飞:杨柳树在春风中飘舞时,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随风飘落的杨花像片片柳絮,把大地装点得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一样。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京城郊外的大道上
诗句解析 1. 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 翻译:从西晋到东晋时期,人们崇尚玄学(一种哲学思想),这种风尚影响了整个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 - 注释:玄学是晋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自然和谐与个体自由,影响深远。 - 赏析:反映了晋代文人对玄学的热爱和推崇,以及对文化变迁的深刻洞察。 2. 举世尚清谈,天地指一马。 - 翻译:当时社会上,人们热衷于谈论清谈(即玄理或哲理讨论)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 欲和采薇歌,千山冻云冷。 注释: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天风”一词,点出诗人在秋日里独自行走,感受秋风拂面,凉意逼人。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这是第二句。“天风”指的是秋风,“琼瑶”则是美玉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致。“冒”,是覆盖、遮蔽的意思。“首阳”是指位于今河南偃师县西南的首阳山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悬流落云岩,遥空挂飞练。何时𣂏清泠,一颒黄尘面。 注释:黄河水在高耸的山崖间奔流而下,如同白色的丝带悬挂在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什么时候才能像清凉的水一样洗去尘埃,让心灵得到净化呢? 赏析: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黄河水的壮丽景色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黄河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 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注释: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 祀坟:祭扫坟墓。 西原:即长安城西部的原野。 废寺:废弃不用的寺庙。 摩云:直上云霄。形容极高。 石藓:苔藓。 摩挲:抚摸,轻轻按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寺庙和自然景观的诗
【注释】 师岩卿:指李商隐的朋友,诗人友人李商隐。蒲津(今山西永济县):古地,黄河渡口名。八咏:即《河中》八首,共十首,为李商隐自撰。师岩卿:指李商隐的朋友,诗人友人李商隐。伯乐:《庄子·外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后用以比喻善识才的人。九原: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泥涂:泥泞。骐骥(qí jì):骏马。长坂(zhǎng jiàn):地名,在今河北省境内。意:心意、愿望。 【赏析】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梵刹盘空曲,烟霞锦绣纹。 山灵傥招隐,径入万重云。 【注释】 1、梵(fàn)刹:佛教的寺庙。 2、盘空:盘旋在高空。 3、倘:倘若。 4、万重云:层层叠叠的云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给友人王岩卿写的一篇游记。诗中描绘了蒲州境内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梵刹盘空曲”描写的是寺庙周围环境优美,建筑宏伟壮丽。第二句“烟霞锦绣纹”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林壑冷含秋,风雨黯如海。 何如赞公房,青灯淡相对。 注释:林壑(hè)含秋:山林、溪谷在秋天里显得清冷寒冷。 黯如海:昏暗如大海一般无边无际。 何如赞公房:不如你那书房中亮着的青灯。 赞:赞美。 公房:指老师的书房。 赏析:此为作者自述其诗作创作过程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师岩卿深深的敬仰之情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 欲和采薇歌,千山冻云冷。 注释: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天风”一词,点出诗人在秋日里独自行走,感受秋风拂面,凉意逼人。 天风吹琼瑶,自冒首阳顶——这是第二句。“天风”指的是秋风,“琼瑶”则是美玉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致。“冒”,是覆盖、遮蔽的意思。“首阳”是指位于今河南偃师县西南的首阳山
蒲中八咏为师岩卿赋蒲津晚渡 悬流落云岩,遥空挂飞练。何时𣂏清泠,一颒黄尘面。 注释:黄河水在高耸的山崖间奔流而下,如同白色的丝带悬挂在天空,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什么时候才能像清凉的水一样洗去尘埃,让心灵得到净化呢? 赏析:此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黄河水的壮丽景色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黄河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
【注释】 古陌:旧路,指长安城郊的大道。 客衣:指诗人的衣服。因旅途劳顿而沾染了尘土,故云“客衣”。 送春君亦伴春归:春天是人们喜爱的季节,但又是令人伤怀的季节。这里说春天即将过去,人们又送走了它。 东风:春风。 吹落杨花满地飞:杨柳树在春风中飘舞时,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随风飘落的杨花像片片柳絮,把大地装点得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一样。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京城郊外的大道上
【译文】 太山高耸入云,小山不高也不低,清江两岸的锦树笼罩着秋烟,烟雾之中有人家在树林深处。 荆州南面的三座岘山,这画一定是描绘襄阳吧,诗人用笔墨丹青,落笔天机随所欲。 岘首就在襄阳西面,远远望去汉水含风波纹。上有一只龟和一条龙,据说是羊公堕泪时留下的碑石。 要研究禹王治水的痕迹,画师岂能免除诗人怀疑,且看眼前江山好,不要做燕人过晋的悲歌。 【赏析】 《岘山秋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