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王铁杖如楖栗,得自荒虚鬼神域。鞭笞蜑蛮今几年,雾翳云蒸老蛟黑。
腹中有篁如细泉,牙节宛转声铿然。天生神物不虚弃,提携万里归坡仙。
坡仙骑鲸凌紫烟,海仙一去今千年。人间俯仰成今古,纷纷长物何须数。
洛阳铜驼卧荆棘,昭陵石马埋烟雨。百斛鼎,两钱锥,小大用舍俱儿嬉。
商颜鹤发一筇竹,何似凌烟功臣玉具高支颐。黄阁得君真耐久,扶持四海经纶手。
会须拄到昆仑巅,九点青烟看九有。铁耶杖耶吾不知,诚将道眼窥天机。
一朝雷雨轰空陂,须防化作蛟龙飞。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代,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铁杖如楖栗,得自荒虚鬼神域。鞭笞蜑蛮今几年,雾翳云蒸老蛟黑。

“铁拄杖”比喻为铁柱般的坚硬物体,“楖栗”是山果的一种,这里指铁柱的质地坚硬;“瘴气”是热带地区气候中的一种现象。“鞭笞蜑蛮”形容铁柱在热带雨林中对各种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进行敲打和伤害。“蛟”是古代传说中龙一类的水生动物,此处指被铁柱伤害过的水生动物。

颔联:腹中有篁如细泉,牙节宛转声铿然。天生神物不虚弃,提携万里归坡仙。

“腹中有篁”指铁柱内部有像竹子一样的东西,“篁”是竹子的意思。“牙节宛转”形容铁柱内部的结构复杂且坚固。“铿然”形容敲击的声音。“坡仙”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提携”是指帮助或携带。“万方”意为四面八方。“坡仙”在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颈联:坡仙骑鲸凌紫烟,海仙一去今千年。人间俯仰成今古,纷纷长物何须数。

“骑鲸”是指骑着巨大的鲸鱼飞翔。“紫烟”指云雾,紫色的烟雾。“海仙”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是借用来形容诗人自己。“今千年”表示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人间俯仰成今古”,意味着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瞬息万变,无法预测的。“纷纷长物”意为各种各样的东西。

尾联:洛阳铜驼卧荆棘,昭陵石马埋烟雨。百斛鼎,两钱锥,小大用舍俱儿嬉。

“洛阳铜驼”指洛阳的铜驼寺,是唐代著名佛教圣地之一,也是洛阳的象征。“昭陵石马”指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乾陵,有四对石马陪葬。这两句描述了历史上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对比。“百斛鼎,两钱锥”用来形容物质的丰富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人如何使用它们。“儿嬉”意思是儿童的玩耍。

尾联:商颜鹤发一筇竹,何似凌烟功臣玉具高支颐。黄阁得君真耐久,扶持四海经纶手。

“商颜”是指商人的面容,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面容。“鹤发”是指白发,形容年老。“筇竹”是一种竹子的名字,用来比喻诗人自己。“凌烟功臣”是指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绘制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是一幅描绘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们的画像。“黄阁”是指唐朝宰相办公的地方,这里是借用来形容诗人自己。“黄阁得君”表示在朝廷中得到重用。

尾联:会须拄到昆仑巅,九点青烟看九有。铁耶杖耶吾不知,诚将道眼窥天机。

“会须”的意思是必须、一定。“昆仑巅”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神话中的仙境。“九有”是指天下九州。“铁耶杖耶”是作者自问自答,表示自己并不知道铁杖是什么材质的。“道眼”是指道家修炼者的眼光,能够洞察事物的本源。

这首诗通过对铁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它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个人与国家等角度来展现诗人的思想情感。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文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