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举世尚清谈,天地指一马。
依阿竹林贤,鸿名重天下。
王郎衣冠冑,亦复慕草野。
偶来剡溪上,溪水正清泻。
扁舟信沿洄,气韵可潇洒。
谁与好贤心,丹素入图写。
山阴怀古意,欲揽不盈把。
赋诗心夷犹,六义愧骚雅。
西风尘冥冥,傥有知音者。

诗句解析

1. 两晋崇玄虚,风流变华夏。

  • 翻译:从西晋到东晋时期,人们崇尚玄学(一种哲学思想),这种风尚影响了整个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
  • 注释:玄学是晋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自然和谐与个体自由,影响深远。
  • 赏析:反映了晋代文人对玄学的热爱和推崇,以及对文化变迁的深刻洞察。

2. 举世尚清谈,天地指一马。

  • 翻译:当时社会上,人们热衷于谈论清谈(即玄理或哲理讨论),将世界比作一匹骏马。
  • 注释:清谈指的是玄学、佛学等玄远而深奥的思想交流方式。
  • 赏析:描绘了当时社会风气的风貌,清谈成为知识阶层的交流主流。

3. 依阿竹林贤,鸿名重天下。

  • 翻译:像竹林七贤一样隐居于竹林之中的贤人,他们的名声传扬四海,声威远播。
  • 注释: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以高洁的品格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著称。
  • 赏析: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价值观。

译文

在两晋时期,人们崇尚玄学思想,这种风尚影响了整个华夏的风土人情。整个社会上,人们热衷于谈论玄学,把整个世界比做一匹骏马。那些像竹林七贤一样隐居山林的贤人,他们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天下,声誉显赫。

诗的赏析

《子猷访戴图》是一幅描绘东晋时期士人的山水画,诗中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现象,反映出魏晋时期文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价值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清谈”和“天地”,以及人物“竹林七贤”,使得诗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态度的理解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