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寒食祀坟回登临西原废寺二首:

前朝废寺枕山阿,尚有摩云窣堵波。

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

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

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

注释:

寒食:清明节的前一天。

祀坟:祭扫坟墓。

西原:即长安城西部的原野。

废寺:废弃不用的寺庙。

摩云:直上云霄。形容极高。

石藓:苔藓。

摩挲:抚摸,轻轻按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寺庙和自然景观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的感慨。

首句“前朝废寺枕山阿”,诗人首先提到了一座废弃的寺庙,这座寺庙位于山的旁边,给人一种历史的沉甸甸的感觉。这里的“废寺”二字,不仅指的是这座寺庙已经废弃不再有人打理,而且也暗示了这座寺庙曾经的辉煌与繁荣。而“枕山阿”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寺庙与山峰相依相伴的位置关系,让人感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感。

第二句“尚有摩云窣堵波”,诗人继续描绘了寺庙的宏伟景象。这里的“摩云”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那座塔楼直插云霄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而“窣堵波”则是佛教中的一种建筑形式,象征着佛祖的诞生和涅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因此,这一句既赞美了寺庙的宏伟,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接下来两句“故国已非唐日月,老僧犹指晋山河”,诗人转而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故国”指的是曾经的国家,而“唐日月”则是指唐朝时期的辉煌与繁荣,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然而,虽然国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大,但是那些古老的寺庙和山河仍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故事。而“老僧”则是一位年迈的僧人,他用他的经验告诉后人,尽管时代变迁,但那些古老的记忆和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

最后两句“年来筋力登临倦,乱后心情感慨多”,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在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筋力”指的是身体状态,而“登临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攀登山峰的疲惫感。而“乱后”则是指动乱之后的世界,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混乱和不安的感受。而“心情感慨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去的追忆之情。

最后一句“石藓荒碑碎文字,他年更得几摩挲”,诗人以更加深沉的语气结束全诗。这里的“石藓”指的是苔藓的生长,它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而“荒碑碎文字”则表达了那些古老的遗迹已经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而“他年更得几摩挲”则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还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这些古老的遗迹和回忆,去感受它们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整首诗歌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对古寺、山石、碑文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