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司臬莅松城,令弟辞家赋远行。
吴楚相望萦别恨,埙篪迭奏蔼亲情。
山头晓月长亭小,江上秋风一舸轻。
杨柳条疏不堪折,频频劝酒待潮生。

注释:

阿兄:指兄长。司臬:掌管法律。莅:到。松城:今江西南昌,古称南康,又名豫章郡。吴楚:泛指吴地和楚地。萦别恨:萦绕着离别的怨恨。埙篪(xūn chí):两种乐器,这里比喻兄弟情深。蔼亲情:充满亲情。山头:山岗之上,高远的地方。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送别场所。江上:长江上,指船上。秋风:指秋天的凉风。舸(gě):船。杨柳条:柳树的枝条。不堪折:不能折,即“不”的意思。频频劝酒:多次劝人喝酒。潮生:潮水上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万用谦离开家乡回豫章时所作,表达了对万用谦的不舍与深情。

首句“阿兄司臬莅松城,令弟辞家赋远行。”中的“阿兄”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兄长,“司臬”是指掌理法律的官员,所以“莅松城”就是到达松城的官员。第二句“令弟辞家赋远行”,则描绘了万用谦告别家乡,踏上旅途的情景。这两句通过描绘两位兄长的行动,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第三、四句:“吴楚相望萦别恨,埙篪迭奏蔼亲情。”中的“吴楚”是指江南地区和湖北地区,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两地相隔遥远,因此人们会将它们视为近邻,相互思念。而“萦别恨”则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接着,“埙篪迭奏蔼亲情”则描绘了两位兄长之间深厚的情感。他们虽然分别,但却通过音乐来传递彼此的思念之情,使得这段感情更加深厚。

第五、六句:“山头晓月长亭小,江上秋风一舸轻。”中的“山头晓月”描绘了山岗上的月亮,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景象。而“长亭”则是古代送别之地,常常用来象征离别。最后两句则描绘了长江上的景色,江上风起云涌,一叶轻舟在江上悠然前行。这里的“秋风一舸轻”则形容了船只轻盈而自由的样子,仿佛随时都可能随风飘走。这两句既表现了万用谦的离去,也描绘了江上的美丽风光,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杨柳条疏不堪折,频频劝酒待潮生。”中的“杨柳条”则象征着离别之情,因为杨柳枝条柔美而易折,所以无法轻易折断它。然而,为了表达对万用谦的祝福和思念之情,作者还是不断地劝酒祝愿他早日归来。这里的“潮生”则象征着潮水的涌动,代表着希望和期待。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情感以及描绘自然景色,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万用谦的不舍与祝愿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