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膴膴水泠泠,小结茅茨也自清。
白蠹简编风外读,乌犍蓑笠雨中耕。
休官彭泽惟陶令,行义安丰有董生。
九月筑场禾稼熟,献羔祭韭乐升平。
这首诗的作者是林彦祥,他是一位隐士,生活在水西地区。诗的内容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景象和生活态度。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西畴膴膴水泠泠,小结茅茨也自清。
- “西畴”指的是西边的土地,是作者的田地;“膴膴”(mǔmu)意味着土地肥沃,“水泠泠”则形容水流清澈。
- “小结茅茨”是指用草编成的简陋的屋子,“自清”表示这种简朴的生活状态让作者感到心安理得。
- 白蠹简编风外读,乌犍蓑笠雨中耕。
- “白蠹简编”是指书或卷子上被白蚁蛀坏,“风外读”意味着在野外读书,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亲近。
- “乌犍蓑笠”是一种农民的装扮,“雨中耕”则描述了农民在雨中耕作的情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艰辛和劳动者的勤劳。
- 休官彭泽惟陶令,行义安丰有董生。
- “休官彭泽”意味着辞去官职,“陶令”即陶渊明(陶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
- “行义安丰”指的是在安丰这个地方实行道德规范和仁政的董仲舒,“有董生”表明作者仰慕这些古代贤人的道德品质。
- 九月筑场禾稼熟,献羔祭韭乐升平。
- “九月筑场”是指农历九月时开始筑起田间的土场,“禾稼熟”则是指庄稼已经成熟,“献羔祭韭”指的是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感谢。
- “乐升平”意味着因为国家的安定而感到喜悦,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水西田园生活中的场景和活动,展现了他的隐士身份和对自然、知识和道德的重视。诗中的“水西耕隐为林彦祥赋”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