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深处路萦迂,此是东林隐者居。
古屋数楹苕涘若,清溪一曲辋川如。
风前竹疃能频洒,雨后蔬畦或自锄。
岫色浮空排闼近,波光漾日上帘虚。
携琴访友行观稼,展席呼儿坐钓鱼。
逸兴每邀明月饮,雅怀常共白云舒。
种花有谱晴多好,擢桂无心梦久疏。
濡笔漫修高士传,焚香遍读古人书。
未辞活计同鸠拙,故喜形骸类鹤臞。
亦欲放舟寻旧约,相期当在早凉初。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沈继先东林小隐的诗。下面是对每句的解读和赏析:

绿杨深处路萦迂,此是东林隐者居。(注释:杨柳在深处,小路弯弯曲曲。这里就是东林寺中的隐士居住的地方。)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绿杨掩映的小径,曲折蜿蜒,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自然美的世界。”此是东林隐者居”则点明了这个地方是东林寺中的隐居地,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古屋数楹苕涘若,清溪一曲辋川如。(注释:古老的房子有几间,就像站在水边的芦苇那样,清澈的溪水像画一样美丽。)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古屋与苕尾(一种水生植物)相比,形象地描绘出古屋的古老和静谧;同时,将溪水比作辋川,赞美其如同画中的风景一般美丽。

风前竹疃能频洒,雨后蔬畦或自锄。(注释:风前竹林丛丛翠影斑驳,雨后菜畦上或许有人亲自耕作。)
这句诗描绘了竹林和菜畦的景象,风吹过的竹林摇曳多姿,雨后的土地显得格外清新,甚至有人亲自劳作的情景。

岫色浮空排闼近,波光漾日上帘虚。(注释:山峦的色彩飘浮在天空之中,好像推开了门就能靠近它,水面上的波光闪烁着太阳的光芒,仿佛透过窗帘照进屋内。)
这句诗以生动的想象将山峦、水光等自然景象融入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

携琴访友行观稼,展席呼儿坐钓鱼。(注释:带着琴去拜访朋友,一边观赏庄稼,一边铺开草席让孩子们坐上去钓鱼。)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画面,既有音乐相伴又有农耕乐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逸兴每邀明月饮,雅怀常共白云舒。(注释:兴致勃勃时常邀请明月来聚会,高雅的情怀常常与白云相伴随。)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景、抒发高雅情怀的心境。

种花有谱晴多好,擢桂无心梦久疏。(注释:种植花卉有规律可循,晴天时花开得更加茂盛,但是桂花却因为无心插柳而长得疏朗。)
这句诗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美了花卉的自然之美,又暗含了人生哲理——不必刻意追求名利,反而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濡笔漫修高士传,焚香遍读古人书。(注释:沾满墨水的笔随意书写高士传记,点燃香烟翻阅古今书籍。)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沉浸于古籍阅读的情境,通过“濡笔”“焚香”等细节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未辞活计同鸠拙,故喜形骸类鹤臞。(注释:不辞辛劳从事农事,就像野鸽笨拙但仍然勤劳一样。喜欢自己朴素无华的外表与鹤相似。)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辞劳苦,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之心,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亦欲放舟寻旧约,相期当在早凉初。(注释:我也想驾船寻找旧时的约定,期待在清凉的早晨相聚。)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也寓意着友情长存、岁月不变。

这首诗通过对沈继先东林小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友谊之深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