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持太阿,乃以柄授人。
人或有怨恶,宁不伤吾身。
喟彼秦二世,委政托奸臣。
指鹿以为马,非是孰敢云。
愿言把剑者,名器宜自珍。
颠倒手持太阿剑,竟然将柄授他人。
有人怨恨又憎恶,怎能不伤我自己?
叹息那秦二世,把权柄交给奸臣。
指着鹿说是马,这不是谁敢于说?
希望持剑的人,名位和器物要爱惜。
颠倒持太阿,乃以柄授人。
人或有怨恶,宁不伤吾身。
喟彼秦二世,委政托奸臣。
指鹿以为马,非是孰敢云。
愿言把剑者,名器宜自珍。
颠倒手持太阿剑,竟然将柄授他人。
有人怨恨又憎恶,怎能不伤我自己?
叹息那秦二世,把权柄交给奸臣。
指着鹿说是马,这不是谁敢于说?
希望持剑的人,名位和器物要爱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曹氏园林的美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浙右园池不多数,曹氏经营最云古。 注释:浙江省一带的园林数量不多,但曹家的园林却是最古老、最具有特色的。 2. 我昔避兵贞溪头,杖屦寻常造园所。 注释:我过去躲避战乱时,常在贞溪头这个小地方建造园林。 3. 炳也款语愔从容,其先来自温许峰。 注释:他的家族祖先来自温许峰,与“炳”字有关。 4.
注释: - 著雍执徐之岁三月望后一日率僮仆抵钟贾山采薪供爨:在著雍执徐之年,三月十五日之后一日,率领仆人到达钟家山砍柴烧火。 - 至四月朔归每日阴雨:到了四月初一回家,每天都下雨。 - 系船溪水头:把船系在溪水边。 - 山中成久留:在山上住了很久。 - 半月总值雨,一身都是愁:半个月里总是下雨,我全身都感到忧愁。 - 哺雏败檐雀,逐妇深树鸠:喂食小麻雀的鸟巢时被屋檐上的雀子啄坏
【注释】 叶子澄:即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 “平生不受官长骂”,意为他从不与权贵为敌,不惹是非。 “结屋乃在深郊居”,意指他选择居住在偏僻的郊外,远离尘嚣之地。 “田无二顷每种秫(shú)”,意思是田地不多,但是每种都是上好的酒曲。 “日有百钱惟买书”,每天只有一百多文钱,全部用来买书阅读。 “养亲上堂具甘旨,留客煮饭挑嘉蔬”,意为赡养父母时,能够为他们准备美味佳肴;招待客人时,也会亲自下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太湖》。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过太湖(过) 2. 扬州巨浸曰震潨,厥功厎定存禹迹。 解释:扬州的大湖被称为震潨,它的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 3. 世传三万六千顷,周五百里渺无极。 解释:据说太湖有3万多顷,方圆500多里。 4. 谁散群峰乱碧流,七十二点青螺浮。 解释:是谁把群山分散在湖中?湖中有72个小岛,像绿色的螺蛳在水中漂浮。 5. 吐吞中吴者八九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首句点明访园时间,次句写园景。三、四句写园中所见景物,抒发感慨。最后一句写自己作的《园池行》,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 曹氏园:指东晋时王导家族园林。王导是东晋名臣,官至丞相,曾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王导居丧期间,有“王丞相既没,诸人并送故不还”之语,可知其家有园。 老余:自称。余,我的意思。舣棹:停船靠岸。这句说诗人来到曹氏园,停舟靠岸,想游览一下。 曾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胭脂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怀念。 注释: 1. 胭脂山头平劈破,一道长溪此中过:胭脂山在江西吉安永新县,因山多红色而得名。长溪指的是胭脂河。 2. 匠人十万斧凿功,疑是六丁天所课:指胭脂河两岸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都是人力所不及,如同天工般完美。 3. 危桥挂空若生成,石壁千仞开锦屏
注释:长安市上有很多青楼,楼下的美人娇羞。 千金买来的笑靥何需吝惜,万里之外作客依然自忧。 未建功勋感到惭愧,看那宝镜;英雄何限,看那吴钩。 百年世事如同云雨,老大徒伤容易白头。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诗中描写了长安市上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感慨之情。首句“长安市上多青楼”,描绘了长安市上众多青楼的热闹场景,青楼是当时贵族、官僚、富商享乐的地方。第二句“楼下美人娇以羞”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在沧浪之边洗过脚,在南村住过草堂。风吹檐瓦声震响,烟艇带着竹竿划桨。总爱耕田捕鱼的人,忘记了岁月的长短。建文年间开启盛世,圣德与古代圣贤一样。 注释: 1. 濯足咏沧浪:濯足在沧浪之边洗过脚,沧浪指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清澈如镜。 2. 南村住草堂:南村住过草堂,草堂是指简陋而简朴的居所,也可以理解为隐居之地。 3. 风檐县袯襫:风吹檐瓦声震响,风檐指的是风吹动的屋檐
曹氏园池行 温火试香扃画阁,乱云霭霭中藏春。 沟渠流月金琐碎,缓踏修梁曳环佩。 露影晶荧夜色澄,恍若霞川蹑虹背。 长歌楚诵声珊珊,后皇嘉树霜丸丹。 暖风细香怀晋逸,一身眷恋花竹间。 花卉纷芳四时好,竹木几般栽未了。 牡丹富贵芍药奇,薝卜婆娑木樨老。 苍松百尺上冲天,幽兰猗猗被深渊。 菡萏解语净如拭,芙蓉弄态娇以妍。 孤峰危立当月窦,厚重不迁仁者寿。 先知稼穑用能勤,别敞遗安阅耕耨。
【诗句释义】 次夏西畴韵:此诗为作者在西田的所见所感所作,表达了他对太平年华的向往和对圣主龙飞之地的热爱。乱余及见太平年,圣主龙飞地幅员。 父子戍边归未得,公疾下士礼弥虔。 中天孤月应同照,尺素双鱼孰为传。 昨夜釭花频送喜,好风吹堕白云篇。 【译文】 乱后看到和平年代,圣明的皇帝龙飞凤舞,治理着辽阔的土地。儿子们守边没有回来,您对部下的待遇更加虔诚。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书信像月亮一样皎洁明亮
秋怀次戴景仁韵 商飙解残暑,南村生早凉。 弄琴理书帙,雅思一何长。 衰莲送馀馥,丛桂吐幽芳。 泉清茶鼎洁,簟细石床方。 人生能有几,孰可驻流光。 颜鬓渐衰改,事业终荒唐。 既无俗累萦,所喜心凯康。 眠早起常晚,肯与世匆忙。 春来喧鸟雀,秋至响蛩螀。 万化相寻绎,寒暑去堂堂。 非是总不营,有酒即举觞。 日夕欢一醉,身世两都忘。 注释: 1. 秋怀次(biàn jī)戴景仁韵 -
【注释】 1.筐箧:指书箱。缄:封,这里用作动词。赐金:皇帝赐予的金。 2.照耀:光辉照人。宠光:宠辱皆荣的光华。 3.橐囊:用布做的袋子,装食物或财物。贮赍粮:装载粮食。 4.往返:往返于某地之间。迪吉康:带来吉祥与健康。 5.兹行:此行。非浪游:不是随便游览。素愿:平素的愿望。诚我偿:以诚实之心实现我的心愿。 6.计程:估计路程。七百里:古代十里为一里,即70里。便可还寓乡:就足以返回故乡。
纪行 弭棹中和桥,僦舍千步廊。 报名谒鸿胪,会朝造鹓行。 国安四方静,君明六卿良。 圣德湛汪濊,庆祚衍灵长。 退率二三子,跻彼容台堂。 应试式中考,青衿解趋跄。 寝处不暇逸,倏尔十日强。 赏谢既已竟,乃遂戒趣装。 挈书别居停,验符来正阳。 门籍甚昭著,门吏更审详。 左入而右出,御道在中央。 张拱谨步骤,宁敢相颉颃。 俄然豁尘眸,红杏映绿杨。 琳宫閟神乐,宝殿祠玉皇。 □□□□□,驯驭有□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夏日酷暑的景象。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火云崒嵂火龙劣,火星荧煌火光泄。 注释:火云浓密,如同山峰;火龙低垂,火焰微弱。火星闪烁,如火光泄露。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炎热景象。 2. 田畴龟坼土鳞皴,海波鼎沸泉脉竭。 注释:田野龟裂,土壤龟裂;海水沸腾,泉水干涸。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
这首诗的标题是“折杨柳送夏西畴谪居大梁”,意思是作者在送别好友夏西畴时,折下杨柳作为礼物。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折杨柳,赠君别,杨柳未折心已折。 丈夫落落志四方,到此谁能不呜咽。 江南九月天雨霜,雁声堕地秋风长。 出门行行几千里,寒烟落日增离伤。 令严独许携家室,藤笈编花载书帙。 可怜身上千金裘,阿㜷手缝针线密。 吾闻中原百战馀,民物鲜少城邑虚。 君去结庐得幽胜,便可小拟西畴居。 荆蓁塞路猛虎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莫春谣奉和正斋承旨韵》中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风颾颾,雨萧萧,东皇促驾车载膏: - 颾颾:指春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 雨萧萧:形容春雨细密而连绵不断。 - 东皇:古代神话中主管春季的神。 - 促车:催促着马车。 - 载膏:载着春雨。“膏”在这里指的是春雨。 2. 堕红残萼芳草深,嫣香压地腻不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