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心亭子水之湄,结构空凉也自奇。
已映渚蒲青间出,更涵沙竹翠相宜。
寒浆玉露银床冻,碧甃铜瓶紫绠垂。
到此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与谁知。
澄心亭,位于水边,结构独特。
渚蒲青翠映入眼帘,沙竹绿意相得益彰。
寒冷的浆液在玉露中凝固,碧瓦铜瓶紫绳垂下。
到此之处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知谁在。
澄心亭子水之湄,结构空凉也自奇。
已映渚蒲青间出,更涵沙竹翠相宜。
寒浆玉露银床冻,碧甃铜瓶紫绠垂。
到此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与谁知。
澄心亭,位于水边,结构独特。
渚蒲青翠映入眼帘,沙竹绿意相得益彰。
寒冷的浆液在玉露中凝固,碧瓦铜瓶紫绳垂下。
到此之处不因同静者,湛然方寸知谁在。
《寄姻友王近智》是元末明初诗人陈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内容如下: 梦绕故山归未得, 俱将旅鬓逐年华。 烟村白屋留孤树, 野水危桥踏卧槎。 倚马文章真可羡, 寄鱼音信莫令赊。 雄飞总是寻常事, 须用穷年读五车。 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析: 1. 梦绕故山归未得: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即使身处异乡,梦中仍不断回响着故土的声音,这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和无法割舍的眷恋。 2.
【注释】 赋孙德芳雪香斋 淡妆素服出天真,仿佛罗浮世外身。 自与芝兰同气味,不须霜月借精神。 暗熏诗梦春先到,光映书帷夜转新。 三嗅怅然成独咏,为怜清绝更无伦。 【赏析】 《赋孙德芳雪香斋》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此诗通过赞美孙德芳的雪香斋,表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淡妆素服出天真”,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以淡妆素服来形容孙德芳雪香斋的朴素之美,表达了对自然、朴素之美的向往。
【注释】 效唐近体二首奉贽云门张布政 其二 异乡身世寄飘零,毕娶犹惭向子平。 云外青山他自好,雨中苍葑若为耕。 盐车困骥思刍秣,涸辙穷鳞待水生。 重觅西湖旧游路,舞堤杨柳不胜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仕途不得意时写的。诗人对仕途的失望,通过“犹惭向子平”一句表达出来,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已经做到了宰相,但仍然感到惭愧。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无奈。 诗人转向了自然景物。“云外青山他自好
寿陈晓山富春人号春江渔者 春天的江面上,一位渔翁独自捕鱼。这位渔翁来自富春,自号“春江渔者”。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但仍然在异乡投宿。 注释:寿陈晓山(1254-1336),字子高,号梦窗、觉翁、梅溪,又号玉笥生、蒙泉居士等,元代文学家、词人,与赵崇磊、施仲雅、张雨齐名,合称“元诗四大家”。他出生于富春(今浙江富阳),晚年寓居杭州,以卖文为业。著有《梦窗词》《梦窗甲乙丙丁稿》等。 译文:春天的水面上
注释: 1. 钓鱼图:指诗人以诗为画,描绘了自己独自在沧浪之水中垂钓的意境。 2. 歌向沧浪独羡鱼:意指诗人在沧浪之水边吟唱诗歌,羡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 3. 钓竿闲却意何如:意指诗人放下手中的钓竿,心中不禁自问,这样的悠然自得是否真的符合我的意愿。 4. 磻溪梦里青山老:意指诗人在梦中回到了磻溪,那里的青山依然苍老,但诗人已经不在人世。 5. 犹遇君王载后车:意指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人世
【诗句解读】 第一句“湖山佳丽有馀晖,台辅星明近紫微”,描绘的是湖光山色之美,以及官员的光辉形象,其中“台辅”指的是辅佐帝王的大臣,而“星明”则形容其光明照人。 第二句“月转桐阴书帙静,幕深花影吏人稀”,描述月光下读书的情景和官员们忙碌的身影。这里的“桐阴”是树荫,用来比喻夜晚的宁静。 第三句“九重浩荡恩尤渥,万里扶摇志不违”,表达了皇帝对臣子的深厚恩情和臣子报效国家的决心。其中“九重”指宫廷
【注释】: 地隔烟霞绝垢氛,悠悠世事了无闻。 地隔烟霞绝垢氛,指隐居之地远离尘世,与世隔绝。悠悠世事了无闻,形容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在,没有世俗的喧嚣。 渔樵来往频分席,麋鹿寻常不离群。 渔樵来往频分席,指渔夫和樵夫经常来拜访隐者。麋鹿寻常不离群,形容麋鹿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常常成群结队。 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 花下一尊黄菊露,指在花下饮用黄菊露,享受清新的自然气息。松间千顷紫芝云
诗句释义: 1. 远岸白沙渺渺:远处的岸边,白色的沙滩在视线中显得十分遥远和模糊。 2. 疏林黄叶离离:稀疏的树林中,黄色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有些落寞和萧瑟。 3. 莫怪行人争渡:不要奇怪那些急于过河的行人为了争夺渡口而争执不休。 4. 村深踏月归迟:由于村庄距离渡口较远,人们在夜晚行走时走得比较慢,因此到达渡口的时间也相对较晚。 译文: 遥远的岸边,白色的沙滩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注释: 赭袍乌帽:用赭色和黑色制成的官员服饰,这里指马。 牵出:从马厩里牵出来。 春风十二闲:形容马在春风中悠闲自在的样子。 不属丹青传写妙:意思是马的美,不是用绘画能够完全表达出来的。 龙媒:古代传说中骏马名,此处借代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中的马的描绘,表达了对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先,诗人用“赭袍乌帽立奚官”来描绘这幅画中的马,以赭色和黑色的服饰为背景
注释: 1. 紫燕黄莺来去飞,绿杨烟暖午风微。紫燕黄莺是春天的使者,它们或飞往南方,或飞向北方,春风吹过,绿杨树在烟雾中显得温暖而柔和。 2. 先生倚杖花边立,童子舞雩川上归。先生(指老师)靠在拐杖旁边站立,童子(学生)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欢快地舞蹈着。 3. 景物自随幽意得,世情浑与此心违。景物随着老师的思绪而变得美丽,世俗的纷扰与自己的内心格格不入。 4. 缘知野马多如许,不染春云白练衣
窗畔香云暗碧纱,平分午睡不禁茶。 窗子旁边有袅袅的香烟缭绕,碧绿纱窗映着窗外的烟雾。 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 望着那远方的亲人我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一树棉花也落尽了红花。 注释: 1. 窗畔香:窗边香气。 2. 暗碧纱:指窗纱被烟熏得发黑。 3. 平分午睡:平分午后休息的时间。 4. 不禁茶:禁不住喝茶。 5. 相思在望:思念远方的人。 6. 登楼怯:登高而胆怯。 7. 一树木棉红尽花
绝句二首 宝鼎香销沉水烟,碧纱春帐薄如蝉。 译文:宝鼎中的香气已消散成沉水烟,碧纱春帐如同蝉翼般轻薄透明。 赏析: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解析及赏析: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我欲停杯问广寒,中间宫阙几时安":诗人表达了想要停下手中的酒杯向月宫询问的愿望,即询问月宫中的宫殿和宫阙是否安宁。这里的“广寒”指的是月亮,而“宫阙”象征着人间的皇宫或宫殿。通过这样的提问,诗人似乎对天上和人间的美好与安宁表达了向往。 - "丹梯有影非难上,玉斧无痕许借看":诗人描述了登月的情景。“丹梯”可能是指通向月宫的阶梯或通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好友刘仲原的。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 1. 鸳鸯湖水漾晴晖,镜里遥峰入望微。 - 注释:鸳鸯湖(可能指位于杭州的西湖)的水在晴朗的天空下波光粼粼,湖中的山倒映在水中,仿佛在远处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镜像。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鸳鸯湖”和“镜里遥峰”的意象,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美丽。同时,“望微”表达了一种朦胧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这首诗是诗人在城东向感化旧居告别徐德厚时所作。 一、逐句释义与注释: 1. 自城东复向感化旧居留别徐德厚:从城南方向回到感化的老宅,在这里和徐德厚道别。 2. 孤云无定水悠悠:像孤独的云彩一样没有归宿,水面上漂浮着。 3. 又复携书返旧丘:再次携带书籍回到故乡的山丘。 4. 橡栗树空猿叫夜:橡树和栗树上空空荡荡,只有猿猴在夜间啼叫。 5. 蒹葭霜冷雁知秋:芦苇和野草被露水打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