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隔烟霞绝垢氛,悠悠世事了无闻。
渔樵来往频分席,麋鹿寻常不离群。
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
箕山颍水风流远,谁谓高情属隐君。

【注释】:

地隔烟霞绝垢氛,悠悠世事了无闻。

地隔烟霞绝垢氛,指隐居之地远离尘世,与世隔绝。悠悠世事了无闻,形容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在,没有世俗的喧嚣。

渔樵来往频分席,麋鹿寻常不离群。

渔樵来往频分席,指渔夫和樵夫经常来拜访隐者。麋鹿寻常不离群,形容麋鹿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常常成群结队。

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

花下一尊黄菊露,指在花下饮用黄菊露,享受清新的自然气息。松间千顷紫芝云,形容在松林之间欣赏紫色灵芝云彩的美丽景色。

箕山颍水风流远,谁谓高情属隐君。

箕山颍水风流远,指箕山和颍水一带的风景优美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谁谓高情属隐君,意指人们认为高尚的情操属于隐居之人。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隐逸生活为主题,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风光和隐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美丽和隐士的高洁品质。

首句“地隔烟霞绝垢氛”,直接点明了隐居之地的特点——远离尘世,与世隔绝。这里的“地隔”和“绝垢氛”都传达了隐居之地的清净、高雅和超脱。诗人用“烟霞”和“垢氛”这两个意象来描绘隐居之地的环境,既富有画面感,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人转向描绘隐居生活的状态。“渔樵来往频分席”,描述了渔夫和樵夫经常来访的情景,这反映出隐居之地的人缘好,与外界的联系紧密。“麋鹿寻常不离群”,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之地的宁静和谐,动物们也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些描绘都体现了隐居之地的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中的第二联“花下一尊黄菊露,松间千顷紫芝云”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花下饮用黄菊露、松间欣赏紫色灵芝云彩的画面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展示了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箕山颍水风流远,谁谓高情属隐君”,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箕山颍水”指的是隐居之地的地名,而“风流远”则暗示了隐居之地的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深厚。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隐居之人才是真正的高尚之人,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的状态,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高洁品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