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官如秋菰,冷淡不堪食。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
【注释】
薄:迫近、接近。
学官如传舍,敝漏栖不得:学宫如同传递文书的处所,破旧漏雨不能居住。
中吴:指苏州地区。
止醉桑葚黑:比喻贪得无厌的人。
束书:捆扎好的书籍。
钓台:即钓鱼台,在今江苏常熟县东南。
【赏析】
《送严陵邵叔忠学录归侍二首》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友人归侍家乡表示了热切的期望和深厚的友谊。
“薄官如秋菰”,薄官比做秋天里的秋菰,说明官职微薄,地位低下。秋菰是一种植物,根茎肥大,可食用,但味道不好。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官位低微,难以为继,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生活艰难。
“冷淡不堪食”进一步说明了作者的生活处境。由于官职卑微,地位低下,无法得到重用,因此生活十分贫寒,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这种生活状态令人感到凄凉和无助,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学宫如传舍,敝漏栖不得。”学宫是指古代的学校建筑,象征着学问和智慧。而在这里,学宫却如同传递文书的处所,破旧漏雨,无法安身立命。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知识分子的困境。同时,“敝漏栖不得”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访君桥水东,一榻可容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了拜访朋友,我来到了桥水的东边,找到了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的地方。这个“榻”指的是床榻,而“容膝”则形容空间狭小。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为了见朋友,不惜忍受寒冷和不便,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朋友的重视。
“中吴多佳士,三载谁与适。”中吴是苏州地区的别称,这里的“多佳士”意味着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在外漂泊,无法安定下来。而这三年间,又有谁能与自己一同度过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才流失和孤独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乡人才的思念和担忧。
“可怜泮林鸮,止醉桑葚黑。”泮林鸮是一种鸟类,它喜欢停在树梢上休息,常常被人们用来象征不劳而获或贪图安逸的人。而这里的“桑葚黑”则是对贪吃者的形象描绘。这句诗通过对比,批评了那些贪图安逸、不劳而获的贪吃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正直、勤奋的人的赞美和推崇。
“束书归去来,钓台秋风夕。”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将收拾好书籍,返回家乡去。这里的“钓台”指的是古代的钓鱼台,是苏州著名的景点之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生活处境的描述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