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船商船喜通津,挝鼓椎牛祀海神。
风色趁潮波浪急,扁舟愁杀渡头人。

【注释】

半泾:指长江入江口。通津:渡船,即轮船。挝(zhuā)鼓椎牛:击鼓鸣号,祭祀海神。扁舟:小船。愁杀:使……愁苦。

【译文】

鱼和商船都喜从通津渡过长江;击鼓敲牛来祭祝江神。

潮涨风急时乘着波浪的船只艰难行进;在渡头人正愁苦中渡过江去。

【赏析】

此诗描绘了江南渡口繁忙的水上交通场面,生动地再现了江南人民对大海、江水的敬畏之情。

首联写渔民们靠船为生,渡船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因此他们十分重视渡船的起航与停泊。“喜通津”,表明渡船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津”是渡头的意思。这一句描写的是渔民们的生活,他们靠渡船为生。

颔联写渔民们过河时的紧张情绪。“挝鼓椎牛”,击鼓鸣号,祭祀江神。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人们认为水族精怪能兴云作雨,主宰人间生死祸福。所以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就向这些水族精怪进行祭祀。这里用一个典故,既表现了渔民们敬仰海洋、江河的深厚感情,又表现了渔民们的勤劳朴实的性格。

颈联写渔民们过河时的困难。“风色趁潮”,意思是说潮水涨得正好,风也刮得正好,正是渡船行船的好时候,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船行驶得非常艰难,使人感到愁苦。而“扁舟愁杀渡头人”,更是点明渔民们过河时的愁苦心情。这两句诗,既反映了渔民们生活的艰辛,又表现了渔民们对生活的态度。

尾联写渔民们渡过江后的心情。“扁舟愁杀渡头人”,意思是说渔船经过艰难努力终于到达目的地,可是渔民们却依然愁苦不已。这一句既是对上一句的补充,也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渔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对渔民们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