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图书天下无,当时声价满皇都。
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
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生雏。
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绘了一幅赵承旨竹居图的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魏国图书天下无
- 释义:在魏国(即唐朝)的书卷中,没有比得上的。这里比喻赵承旨的书法或绘画才华无人能及。
- 赏析:表达了赵承旨艺术成就之高,无人能及。
第二句:当时声价满皇都
- 释义:在当时(指唐朝),他的名声和地位几乎达到了皇城的顶端。
- 赏析:突出了赵承旨在当时的艺术地位极高,影响力巨大。
第三、四句:万篇文绣垂金薤,一段冰清置玉壶
- 释义:他的作品如同万篇华丽的文章,悬挂着金色的丝带;他的画作如一段清澈如冰的心志,被置于高贵的玉壶之中。
- 赏析: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赞美了他的作品既华丽又纯洁。
第五、六句:碧海春深龙出蛰,丹山月白凤求雏
- 释义:想象中的龙在春天的碧海中苏醒,而凤凰在丹山的月夜中寻找着自己的雏儿。
- 赏析:这两句诗富有诗意,通过自然界生物的形象,展现了画家笔下作品的美好意境。
第七、八句:看云忽起苕溪梦,便欲乘舟访五湖
- 释义:看到云彩突然升起,仿佛是在苕溪的梦境中。心中便有了去五湖(指太湖一带)的愿望,想要亲自去那里看看。
-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赵承旨竹居图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其艺术才华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之情。诗句之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