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
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
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
挥锄向烈日,洒汗成流浆。
培根浇灌频,高者三尺强。
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
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
及时以收敛,采采动盈筐。
缉治入机杼,裁剪为衣裳。
御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
豪家植花卉,纷纷被垣墙。
于世竟何补,争先玩芬芳。
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

【注释】

种:种植。橦(tōng)木花:一种花卉。

炎方:炎热的地方,这里指蜀地。

舍西得闲园:屋后花园。

种之漫成行:随意栽成了行列。

苗生初夏时:五月间。

料理晨夕忙:早晚都要照料。

挥锄:挥舞着锄头,这里指除草。

烈日:强烈的阳光。

培根:培土。

浇灌频:频繁浇水。

高者三尺强:高的达三丈多。

鲜鲜绿叶茂,灿灿金英黄:绿叶茂密鲜嫩而黄色的花朵鲜艳。

结实吐秋茧,皎洁如雪霜:结出了蚕茧,洁白如雪和霜。

及时以收敛,采采动盈筐:及时收拢采摘进筐里。

缉治入机杼:将蚕丝纺织成布。

裁剪为衣裳:将织好的布裁剪成衣服。

御寒类挟纩,老稚免凄凉:保暖如同抱着棉衣一样,老少都免受寒冷。

豪家植花卉,纷纷被垣墙:豪门大户种植花卉,处处围墙环绕。

于世竟何补,争先玩芬芳:在世间又有何用处,大家抢先欣赏芳香。

弃取何相异,感物增惋伤:舍弃与收获相差甚远,触物而生的感慨让人忧伤。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种橦花”这一行为,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不图名利的高风亮节的赞扬之情。全诗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

首联“炎方有橦树,衣被代蚕桑。”写蜀地盛产橦树,代替蚕桑生产。

颔联“舍西得闲园,种之漫成行。”写诗人屋后有一块闲地,他利用这块地种上了橦树,并随意地将它种成了一行行。

颈联“苗生初夏时,料理晨夕忙。”写橦树苗长到初夏时,需要经常照料,早晚都要忙碌着。

尾联“洒汗成流浆,培根浇灌频。”写撒下汗水成为液体,培土浇水频繁不断。

这四句诗通过描写诗人栽种橦树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诗人用“炎方有橦树”来说明橦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衣被代蚕桑”则表明这种植物能够代替丝绸的生产。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栽种橦树的过程,从播种到灌溉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艰辛和汗水。诗人还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他不仅亲自动手栽种,而且还要日夜忙碌着管理这些树木。最后,诗人用“洒汗成流浆”来形容自己的劳动成果,既体现了自己的辛勤付出,也展现了橦树的成长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