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黄河百折湾,下邳城外更潺湲。
烟迷两岸疑无地,日落中原喜有山。
法重盐租严犯界,官多鱼税倍征关。
白头父老相逢处,犹似圮桥授履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晚泊邳州》。诗中描绘了黄河在邳州城外曲折蜿蜒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当地百姓和自然风光的感慨。下面是诗句与译文的对照,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译文:
黄河在邳州城外曲折盘旋,下邳城外水流更显潺湲。
烟雾迷蒙两岸如同没有地面,夕阳西下中原之地却有山峦。
法律严苛盐税沉重侵犯界限,官员众多鱼税征收超过关隘。
白发苍苍的老人相聚处,就像曾经的圮桥授履一样温馨。
注释:
- 一带黄河百折湾:描述黄河在邳州城外的弯曲状态。
- 下邳城外更潺湲:形容邳州的水流更加湍急、潺潺流淌。
- 烟迷两岸疑无地:指烟雾弥漫,使人难以辨识两岸地形。
- 日落中原喜有山: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大地的热爱之情,即使在夕阳西下之时仍能感受到山川的美丽。
- 法重盐租严犯界:反映了当时法律对于盐税的严格规定,强调税收对边境地区的压迫。
- 官多鱼税倍征关:说明官员众多,导致鱼税征收过重,甚至超过了关卡的负担。
- 白头父老相逢处:指白发的父亲和老人在这里相会,可能是指邳州城内或者附近的地方。
- 犹似圮桥授履还:比喻虽然环境艰苦,但依然有亲情和温情的存在,如同曾经的圮(pò)桥授鞋给小孩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河在邳州城外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此地风土人情的感受。首句“一带黄河百折湾”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在邳州城外的蜿蜒曲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下来,“下邳城外更潺湲”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湍急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诗人通过对黄河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同时,通过对烟雾、夕阳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此外,通过对盐税、鱼税等社会现象的反映,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民的艰辛生活。
在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由景入情的手法,先从自然景观入手,再逐渐转入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种结构既避免了直白的陈述,又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观点。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烟迷两岸”和“日落中原”,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作者高启的才情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优美之作,也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诗歌,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