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早献安边策,手挽强弓起七闽。
正为功名轻万里,已知勇略冠千人。
风鸣鼓角山村晓,日射旌旗海戍春。
匹马何时渡江水,笑谈为国扫妖氛。
【注释】
- 漳南:即漳州,在今福建省。巡检:官名,负责管理地方的治安。
- 将军早献安边策:指将军(许以衷)早早地提出安定边疆的策略。
- 七闽:古地区名,今福建一带。
- 正为功名轻万里:意指为了功名,甘愿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地方去。
- 勇略冠千人:勇力和谋略在千军万马中无人能及。
- 风鸣鼓角山村晓:指在山村中,风声与鼓角声响起。
- 日射旌旗海戍春:意思是在阳光下,旌旗在海边的戍所飘扬。
- 笑谈为国扫妖氛:在闲暇之时谈论着为国家扫除妖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许以衷的漳南巡检的赞美诗。诗中表现了他对这位英雄的钦佩之情,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首句“将军早献安边策”,描绘了许以衷早先就已经献上了安定边疆的战略计划。这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
“手挽强弓起七闽”,形象地描绘了他手握强弓的情景,暗示着他的英勇和果敢。这里的“七闽”是指福建,表明他愿意为保卫家乡和国家而战。
接下来的两句,“正为功名轻万里,已知勇略冠千人”,表达了他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在军队中的卓越才能。他不仅追求个人的成就,还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
第三句“风鸣鼓角山村晓,日射旌旗海戍春”,通过描绘山村与海边的景象,传达出他英勇善战的形象。这种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力量和决心。
最后两句“匹马何时渡江水,笑谈为国扫妖氛”,则展现了他未来可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骑着马渡过长江,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国家扫清妖邪。
这首诗通过对许以衷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