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何事太情多,不悟危机出苎萝。
一夜月明天似水,吴王台上越王歌。
【注】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
当时何事太情多,不悟危机出苎萝。
苎萝:山名,在今浙江诸暨县南。吴王阖闾曾以苎萝女奔吴为夫人。
一夜月明天似水,吴王台上越王歌。
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后来灭吴,并重修了姑苏台。
当时何事太情多,不悟危机出苎萝。
一夜月明天似水,吴王台上越王歌。
【注】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
当时何事太情多,不悟危机出苎萝。
苎萝:山名,在今浙江诸暨县南。吴王阖闾曾以苎萝女奔吴为夫人。
一夜月明天似水,吴王台上越王歌。
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后来灭吴,并重修了姑苏台。
兰亭 阴雨翳岩谷,野水漫池塘。 倏然变新霁,百物生辉光。 散策柳风媚,浣衣兰渚芗。 佳会侈华簪,列坐催流觞。 鸣禽亦有意,睍睆如笙簧。 悠悠千载间,孰继谢与王。 光阴亦何速,聚散安可常。 及时不欢乐,白发徒慨慷。 【注释】 1. 阴雨:指雨天。翳:遮蔽。岩谷:山崖和山谷。野水:野外的水。漫:泛滥。池塘:水池。 2. 倏然:突然。新霁:新的晴天。百物:所有的物品。生辉光:光彩四射。 3. 散策
诗解: 第一句:“红莲日涌神仙幕,翠柏霜飞御史台。” - 注释:这句描述的是在红莲盛开和翠柏凋零的景象下,描绘出一幅神仙般宁静而又庄严的画面。 - 译文:在红莲盛开的日子里,仿佛神仙的幕帐正在涌动;在翠柏被霜打后飘落的景象中,御史台显得更加肃穆。 第二句:“千金海上求骐骥,五色云间下凤凰。” - 注释:这里的“千金”指的是珍贵的财富或物品,而“骐骥”与“凤凰”分别代表了两种珍稀的动物。
【注释】 空山自寥阒:空山,指僻静的山野;寥阒,空旷寂静。 况此连日雨:何况这连日下着雨呢? 清晨起开门:清晨,早晨起床。 随意立东庑:随意,无拘无束。东庑,古代建筑中位于东面的房间。 青子落当户:青子,橄榄树的果实。当户,正对着门。 湿薪就斋厨:湿薪,潮湿的柴火。斋厨,供祭祀用的厨房。 早饭已及午:早饭,早上吃的饭。至,到。午,中午。 饥来美齑盘:饥,饥饿。齑盘,用切碎的蔬菜
诗句解析: 1. “□天迷蒙日脚消,雪花散乱风飘萧。” - 注释:“□”可能表示某种不清晰的天气或景象。“迷蒙”和“散乱”描述了天空的模糊感和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日脚消”可能是指太阳光线减弱或者消失。 -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景象,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了氛围。 2. “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 注释:穿着厚重的衣物感觉像被铁块压住,说明天气之冷
诗句释义 1 角声吹起满城雪:角声,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出集结或冲锋的信号,此处指号角。满城雪,形容雪花覆盖了整个城市。 2. 北风萧萧嘶小驖:萧萧,形容风声。驖,一种北方动物,这里可能是指小马或是类似的动物。 3. 银瓶细溜蒲萄热:银瓶,透明的瓶子,用来装酒。蒲萄,即葡萄,这里可能是指葡萄酒。 4. 三叠歌残人欲别:三叠歌,可能是某种歌曲的名称。残,结束的意思,这里指歌声即将结束。 5.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学圃时的经历,他学习种菜的过程。 江边乞地学种蔬:这个人在江边请求一块土地,准备开始学习种植蔬菜。 周遭步量弓百馀:他在周围测量,计算需要种多少蔬菜。 十日去耕十日锄,耕锄未毕仆已痡:他在十天的时间里耕种、锄草,但还没完成,他就因为劳累过度而生病了。 东家倩人不受呼,西家倩人纳官租:他不得不向邻居求助,因为他无法支付官府的租金。 菜苗虫食且半枯,昨朝许有今朝无
【注释】: 天星二十八宿,下作汉廷将。 “天星二十八”是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这里指二十八星宿。 “下作汉廷将”指二十八星宿中属于汉朝的星宿,即斗柄所指的方位。这里用“将”来指代星宿,与《史记·天官书》中的“天之常星”相对应。 功成归帝傍,精彩射石上。 “功成归帝傍”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牛、女、危、室五宿(即斗宿、牛宿、女宿、危宿、室宿)在斗柄旁,象征着帝王将相的地位。
铁喙騧,连钱骢。 铁喙:马的嘴巴像铁一样坚硬; 连钱骢:马的尾巴像铜钱一样弯曲。 何年坠影江水中? 问:什么时候在江水中坠落呢? 蒲梢西来八尺龙。 蒲梢:指蒲草,这里用来形容水边景色; 西来:从西边来的; 八尺龙:指龙王。 天闲十二为尔空,五花云锦吹东风。 天上的闲适十二个时辰,都为你们腾出空间。 五花云锦:指五彩缤纷的云朵; 吹东风:指风向,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马的喜爱和期待
【注释】 龙虎山:在江西省上饶市,因山上有“龙虎”二神而得名。 龙井:山中之水,又名龙湫,深不可测。 宝剑:喻指宝剑潭。潭水清澈,深不可测。 光怪:光彩奇异。 鳞甲:指鱼的鳞片和甲壳。 飞上天:形容风大浪高。 白昼风雨快:白日里也像风雨交加一样猛烈。 【赏析】: 此诗写龙虎山的景色。首句用“宝剑落深潭”比喻剑潭水清如镜,深不见底。次句说宝剑落入潭底,时时发出奇异的光芒。三、四两句写剑潭水深
【注释】 象山:指江西南昌市的西山,因形似大象而得名。 载宝:携带宝物。 献琛:进献宝物。 一叱之:仙人一声令下,象山顷刻间变成青色山峰。 青崚嶒:青色山峰耸立峻拔。 【赏析】 此诗写江西南昌象山的变化。首句写象山从西域运来许多珍宝,接着写象山自南溟进贡的珍宝,然后写仙人一喝令,象山就化作一座青峦。 诗中用“载”字、“献”字和“一叱之”三字表现象山神奇变化的过程,形象逼真,令人惊叹
诗句原文 白沙冈头齐下马,为拾阏支八宝鞭。忽见草间长十八,众人分插帽檐前。 译文 在滦河边,我们一行人下了马,为了寻找珍贵的阏支八宝鞭。突然,我们发现草地上有一根十八九尺长的鞭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将它插上了帽子的檐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沿着滦河行走的情景。他们来到一片草地,发现了一根长十八九尺的贵重物品——阏支八宝鞭,大家欣喜若狂,争先恐后地将其插在帽檐前
诗词名:《滦河曲二首》 椎髻使来交趾国,橐驼车宿李陵台。遥闻彻夜铃声过,知进六宫瓜果回。 注释:此诗描绘了唐朝时期一位使者前往交趾国的场景,以及在李陵台宿夜的经过和听闻的夜晚钟声与瓜果送至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唐朝时期的一个外交场景,通过使者的行程,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椎髻使”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
诗句原文: 青山西去水东流,两岸飞花送客舟。 何事阊门行一月,不能三日到宣州。 翻译: 青山背后水流向东,两岸上飘散着花瓣似在送别。 为何在阊门行走一个月都不能在三天之内到达宣州。 注释: - 青山(指山):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自然景观,可能是诗人的所在地。 - 水东流:指流水的方向是向东流的。 - 两岸:指河流两侧的地方。 - 飞花:指随风飘散的花瓣,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和氛围
诗句原文: 太液池边雪始干,晓妆初试佩珊珊。 帘钩欲下东风细,犹梦珠宫扇影寒。 译文: 在太液池畔的积雪刚刚融化,清晨的妆容刚试戴好玉佩。 微风轻拂,仿佛能听见帘钩缓缓落下的声音,梦中的我仍被那珠宫扇影的冷意所困。 关键词注释: - 太液池:古代皇家池塘名,此处借指宫廷。 - 雪始干:雪刚开始融化,形容天气转暖。 - 晓妆:清晨的妆容,指起床后开始打扮。 - 佩珊珊:形容佩戴的玉佩清脆悦耳。
水仙二首 十二瑶台风露寒,银河澹澹月团团。 龙宫自与尘凡隔,别有铢衣白玉冠。 注释 - 十二瑶台:指神话中的仙境。 - 风露寒:形容天气寒冷或环境清冷。 - 银河澹澹:银河清晰可见,水流平缓。 - 月团团:月亮圆而明亮。 - 铢衣白玉冠:指神仙的服饰和头冠,象征高贵和纯洁。 赏析 黄庭坚的《水仙二首》是一组咏物诗,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在这首诗中
【注释】 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市境内,是有名的山水名胜。秋深:指秋天的景色已深。玉柱:山峰像玉柱一样高耸入云。驻征鞍(qiān):《旧唐书·张文瓘传》:“文瓘有胆略才略,常从军于雁门、雁塞之间,以功拜左监门卫将军。”这里指作者曾在雁荡山游览。开图:指打开画作。青山色:指画上描绘的青翠的山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题画抒发了对雁荡山的向往之情。 首句“雁荡秋深玉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