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月娟娟在,衣寒怯早行。
水边孤鹤起,郊外乱鸡鸣。
牢落身将老,艰危世未平。
何当谢尘鞅,归傍白云耕。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起头,先写洞庭湖上月色如洗的夜景,接着写寒风中衣单体瘦的诗人,然后写孤鹤出没、鸡鸣声乱的乡村景象,后四句则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诗中“何当谢尘鞅,归傍白云耕”一句,表明诗人渴望归隐田园,过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日子,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恬静生活境界的向往。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用典贴切自然。

首句写洞庭湖上的月色,“娟娟”,皎洁的样子。“水边”,指洞庭湖边。湖水清澈透明,月色明亮洁白,映照在水波荡漾的湖面。“衣寒怯早行”。天刚蒙蒙亮,天色尚暗,诗人便早早起床出门,可见他是多么急着赶路。“寒”“怯”,都说明天气冷,“衣单体瘦”的诗人怕寒冷而早点出门,可见旅途遥远。“水边”“郊外”两句是说:诗人一路走来,看见一只孤零零的白鹤从水滨起飞;又看到一群鸡在荒野里乱叫,乱跑。

第三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牢落身将老”,“牢落”,孤独冷落的意思。“身将老”,年纪已大。这两句是说诗人年迈体衰,漂泊不定,前途茫然,感到十分寂寞和凄凉。“牢落”二字,既点出诗人的身世,也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艰难世未平”,这句承上启下,由个人身世之难写到国家政治的动荡不安。“世未平”,即国事不太平,社会动乱不安。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来间接反映时事的动荡不安。

第四句写自己的归隐之意:“何当谢尘鞅,归傍白云耕。”这里的“尘鞅”,指世俗之事,名利之心。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世俗之事和名利之心,回到那远离人烟的地方去,种点庄稼,过一种清静的生活呢?“归傍白云耕”,是诗人的理想境界。“白云”,比喻隐居之地。“耕”,耕作,耕种。诗人幻想自己能到山野间躬耕垄亩,过一种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前两句写诗人早行时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三、四两句,写沿途的所见所闻。五、六两句,写诗人的感慨,表现了他厌倦世俗、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愿望。整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