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俗离群付陆沈,屋云分住古崖阴。
案头经卷香犹在,窗下蒲团尘欲侵。
翠拥山屏馀色相,清涵海滴印禅心。
客来何处寻行迹,黄叶漫山秋露深。
【原诗】
挽西岩崇上人
绝俗离群付陆沈,屋云分住古崖阴。案头经卷香犹在,窗下蒲团尘欲侵。
翠拥山屏馀色相,清涵海滴印禅心。客来何处寻行迹,黄叶漫山秋露深。
【注释】
绝俗离群:远离世俗。 付:交付。 陆沈:即“陆沉”,沉入水中。
案头:书桌前,指崇上人居住的地方。 经卷:佛经书籍。
窗下:窗边。 蒲团:佛教徒打坐修行时坐的垫子。这里指崇上人的坐具。
翠拥:绿树环绕。 山屏:山峰屏风。
清涵:清澈如水的涵养(指泉水)。 海滴:大海的水滴(指瀑布)。
行迹:行走的痕迹。
黄叶:泛指秋天树叶变黄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高僧的怀念与追忆之作。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首句”绝俗离群付陆沈”,意为诗人将自己完全投入到了大自然之中,仿佛脱离了世间的纷扰和喧嚣,独自生活在山林之间。这种生活状态让诗人感受到了深深的宁静和安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修行信念。
次句”屋云分住古崖阴”,描绘的是崇上人在古崖上的住所。这里的”屋云”形象地描述了崇上人居住的地方,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感觉。而”古崖阴”则进一步突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感和沧桑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第三句”案头经卷香犹在,窗下蒲团尘欲侵”,诗人回忆起了曾经与崇上人一起研习佛法、探讨人生的情景。在这里,诗人用”香犹在”来形容案头的经卷散发出的独特香气,而”尘欲侵”则表达了这些经卷虽然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翻阅和使用,但依然保持着那份纯净和庄重。这种情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崇上人的高洁品质,也让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修行决心。
第四句”翠拥山屏余色相,清涵海滴印禅心”,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这里的”翠拥山屏”形容的是周围绿树环绕的山峰,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觉;而”清涵海滴印禅心”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美景给诗人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洗礼。这种景色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思考。
第五句”客来何处寻行迹,黄叶漫山秋露深”,诗人感慨于时光荏苒、人事更迭。在这里,诗人用”秋露深”来形容黄叶铺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季节里,没有人陪伴在他身边。然而,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是继续前行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修行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崇上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