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青山抱郭回,蒙蒙烟雨暗楼台。
平原日暮牛羊返,远路风高鸿雁来。
断续砧声何处响,凄凉菊蕊为谁开。
知君独抱忧时苦,我亦深同杜老衰。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解:

溪上青山抱郭回,蒙蒙烟雨暗楼台。    
平原日暮牛羊返,远路风高鸿雁来。    
断续砧声何处响,凄凉菊蕊为谁开。    
知君独抱忧时苦,我亦深同杜老衰。    
  1. 诗句解读
  • 溪上青山抱郭回:溪水环绕着青山,山峦拥抱着村庄。
  • “回”:形容词作动词使用,意为环绕。
  • 平原日暮牛羊返:夕阳西下时,牛羊返回牧场休息。
  • “返”:返回。
  • 远路风高鸿雁来:长途跋涉中的风很大,大雁也从远方飞来。
  • “高”:形容词作状语,意为很高、很强。
  • 断续砧声何处响:断断续续的捣衣声从哪里传来?
  • “响”:形容词作动词,意为发出声音。
  • 凄凉菊蕊为谁开:这朵菊花为何在秋天开放,显得格外凄凉?
  • “凄凉”:形容词作名词,指花。
  • “为谁开”:为何盛开。
  1. 注释
  • “溪上青山”:指的是位于溪边的青山。
  • “郭”:古代指城郭周围的地方。
  • “蒙蒙烟雨”:形容天色昏暗,烟雾朦胧。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平川”:平坦的平原。
  • “长路”:遥远的道路。
  • “风高”:风力很大。
  • “鸿雁”:大雁。
  • “砧声”:捣衣的声音。
  • “何处”:在哪里。
  • “凄凉”:形容心情悲伤、冷落。
  • “菊蕊”:指菊花的花蕊,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秋”:季节名,代表秋季。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生物的活动,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1. 赏析
  • 本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山水和生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景图。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1. 创作背景
  • 《次韵刘宗保秋怀二首》创作于元末明初,此时正值战乱频发和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刘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